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监护视域下未成年人民事司法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福利国家思潮促成了国家监护在未成年人"家庭监护"失能后的救济功能。司法作为国家监护的重要一极被赋予了救济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核心作用。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纷纷以此为据,构建了各具特色却又在本质上殊途同归的未成年人民事司法制度。我国也应该借鉴域外先进制度,在国家监护的理念下,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设置专门法庭、选择专业的法官,尽快构建适于我国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未成年人民事司法程序。同时通过强化司法裁判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上的社会导向机能,能动地推进我国家庭、社会、政府多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社会联动机制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张胜英 《理论界》2009,(10):53-55
我国刑法伴随着我国30年改苹开放在曲折发展中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回顾了刑法立法之背景,总结了刑法取得的成就,指出了刑法改革的方向,以期待对未来刑法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论金融隐私权在我国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时代中,个人信息的状况和其所达到的标准,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地位日益重要,已有取代金钱之势.在金融市场尚在发展的中国,一方面需要尽快建立起一套全国性的信用体系,以满足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需要与国际接轨,以期更好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加速经济发展.而这一切都要求对于金融隐私及其相关权利进行规定和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仍然处于十分严峻的态势。究其原因,既有刑事立法本身的欠缺,也有刑法适用中的问题。要遏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高发态势,一方面需要完善刑事立法,与《食品安全法》相衔接增设资格刑,优化食品安全犯罪的没收财产刑,增设持有型犯罪;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刑罚打击力度,加强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处罚。  相似文献   
5.
论宪法变迁与宪法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变迁具有特定的含义,它不同于宪法的产生、发展和宪法修改。通过加强宪法解释等方式实现宪法变迁,避免频繁修改宪法,有利于良好宪政秩序的构建和宪法权威的树立。宪法解释是宪法变迁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基于此,应赋予最高人民法院宪法解释权,使其与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的权力衔接,形成二元宪法解释体制,并为宪法变迁的实现提供制度基础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刑事环保立法作为诸多救治手段的一种,受到多数国家的重视。中国和德国两国刑事法律关于危害环境犯罪立法的规定在立法模式、立法价值取向、立法的具体内容和侧重点等方面均有不同,对两国的相关立法进行比较研究,可对我国的刑事环保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汤姆·斯托帕德的《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敦之死》为例,从剧作家的反英雄创作思想、边缘到中心转换的艺术手法和对存在的哲学思考三个方面人手,探讨作者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类存在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新加坡前总理、内阁资政李光耀逝世。世人对其有很高评价,而对于国人而言,其逝世带给我们又一次认识和评价他所开创的“新加坡模式”的契机,探讨这一模式的生命力、未来走向以及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七五宪法鼓励革命,有宪法无宪法秩序,背离宪法目的性价值,是作为工具使用的。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原因:革命思维指导立宪;宪法建立在魅力权威的基础上;群众运动导致的大民主;七五宪法的文化渊源与变迁。进而指出了走出宪法工具主义困境的出路:一是放弃大民主,注重程序民主;二是宪法变迁应遵循法律变迁规律;三是宪法秩序要求对人民权利的严密保护。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审前程序中的角色冲突主要是追究者的角色内冲突,即其固有的追究犯罪的角色期望与现代刑事诉讼科以追究者的保障人权的角色期望之间的冲突,其所带来的角色失调,可以通过审判乃至审前程序中裁判者的中立和被追究方的有效对抗来实现。我国审判程序中的角色冲突主要是人民法院既扮演裁判者角色,又基于"国家专门机关"的身份而扮演"控诉者同盟"的角色所形成的角色间冲突,其所带来的角色失调可以通过正确理解司法独立而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