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是在我党的历史上首次使用"创新实践"这一概念,充分反映了当令时代的实践特征.在当今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强大动力,成为了反映当今时代精神的主题.因此,在哲学上研究创新问题,提出"创新实践"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创新实践唯物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总体创新,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持久生命力,使其成为体现当今时代精神精华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42.
王杰 《人文杂志》2006,3(4):37-41
孟子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对社会分工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的思想家,孟子的社会分工理论是在对农家学派的辨难中逐步确立的,并深入到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不少合理的价值。本文还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把君臣关系纳入到社会分工领域,指出君臣在国家政治架构中的不同职能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分工的不同,并对这种“不同”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3.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功绩,在于指导全党全民扭转了因“文化大革命”造成的长期动荡而混乱的政局,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使“积重难返”的中国迈入了“第二次革命”的时代,并取得了巨大成绩。邓小平理论的本质在于,在从马列主义尤其是从毛泽东思想的真理中直接汲取智慧和力量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从党的集体智慧中受到启迪的同时又赋予她以创新带神。我们今天学习邓小平理论,应给自己提出双重任务:一是全面、系统把握其丰富的内容;二是联系改革的历史和现实实践,结合世界历史进程和世界大势,来全面了解这一理…  相似文献   
44.
当代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发展,就当前中国全局而言,“发展”主要是通过改革的方式进行的,所以,从全局上研究中国发展,首先需从哲学高度对改革加以思考。而当前中国的哲学对中国改革的理论准备不足,它几乎没有为其提供充足而具体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对改革的人性假设(根据)、改革中的价值观、改革中的人格转变与人格塑造、改革中的人的地位和作用等有关改革中的人的问题,缺乏具体而深入系统的思着。改革自接是通过人和通过活跃人来进行的,也是为了人和为了港商人的,如果忽视人,不解决人的问题,缺乏对人真正理解,中国改革的任务…  相似文献   
45.
在当代中国信息化发展之特殊时空结构中 ,准确把握信息化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以及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走向及其核心理念 ,需要有一种新的视角。本文从时空特性分析的角度出发 ,在阐述信息化于时空特性分析中的特殊含义和分析当代中国信息化所面临的特殊时空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在信息化背景中 ,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转换与重建必须确立“超越性扩展”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46.
“能力本位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力本位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一在于“破”,即它是对封建主义和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权本位、钱本位、“关系”本位的一种批判;二在于“立”,即它将塑造一个能力社会和能力人。具体而言,它必将为国民精神注入阳刚之气;它是一种现代思维方式;它可为我国改革提供一种思路;它蕴涵着“按能分配”的一种新的分配方式;它将为解决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提供基础;它将为我国组织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一种思路;它支撑着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它蕴涵着一种现代管理方式——能本管理;它是一种实力“主义”;它将有利于推动思想解放;它是一种关注人的生活世界的当代中国人学观  相似文献   
47.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独特特征,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志于道”的文化,强调按照自然天道的规律治理国家,其中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以文化人”“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理念,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深厚历史根基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从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的地位、目的和历史经验进行了新的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新的表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范畴,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更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五个方面,阐述了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9.
1.人的哲学问题在国内外经过长期的纷纭争论之后,暴露出两个尚未完全解决的基本问题:一是人究竟指什么?二是人究竟是什么?2.人有三种表现形态:作为人的一般种属的人类;作为人类内部特殊种差的群体或人群;作为人类、群体的个别代表的个人。这种划分在语言学上可能意义不大,但涉及到人的理论以何者为立脚点、出发点、中心和目的时,这种区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以抽象孤立的个人为立脚点和出发点,以单个人的个性自由为中心和目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则以社会化了的人类或人类社会为立脚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50.
按照人们的一般看法,马克思《关干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第二条的写作意图是解决人类的认识问题,解决人类认识真理性的判定标准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便是这一条的确切含心。近年来,有的同志又提出应把这一条广泛地看作是“从实践这一新的视角对‘认识如何可能’这一近代认识论的重大理论课题作出的科学解答”(参见李淑梅:“对认识如何可能的回答”载于《哲学动态》1990年第5期,第13页)。我想提出的问题是,《提纲》的第二条具不具有历史观意义?它所解决的是不是历史观问题?我们应不应该从历史观的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