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7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258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改革的阶段性效应与跨体制职业流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混合经济的背景下,从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的工作转换作为市场转型过程的外显表现,既是一种十分突出的结构性变迁,同时又反映了市场化进程中分层秩序的变化。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本文对一个全国性城市样本的工作经历数据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对市场渗入过程中跨体制职业流动的研究揭示了:(1) 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后果;(2)“单位制分割”的松动与延续;(3) 社会群体参与社会变革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42.
顾定国 (G .E .Guldin)博士的专著《中国人类学逸史》(TheSagaofAn thropologyinChina ,FromMalinowskitoMoscowtoMao)是在大量访谈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撰写而成的 ,这里刊登的译文是这部专著中的第 3章“外国来访者” ,小节标题是原有的 ,编译中 ,对正文也在不损害原意的前提下略有删改。希望本文对于目前正在讨论的本土化问题有借鉴意义。翻译中曾就有关问题向张海洋博士和顾定国教授本人请教 ,得到他们的热情帮助 ,谨表谢意。  相似文献   
43.
基于文献研究与比较研究,发现"助残"理念与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的动态契合性,理念转变是制度完善的先决条件。在制度分析视角下,三个典型国家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模式呈现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实践逻辑,为我国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4.
向市场过渡中的私营企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私营企业存在的相对市场化的环境中,什么因素在企业成功中具有重要作用?什么样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成功?本文通过有关的实证资料作出统计分析模型,验证相关假设,其主要发现为:就私营企业的成功而言,“精英循环”与“精英再生产”并存;教育水平具有显著影响;社会网具有相对性;需求和交易成本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中国社会目前所具有的向市场经济的渐进型转型和经济体制上的混合性特点,导致社会结构变革的机制及机会结构的混合性,从而决定了私营企业的成功为多种机制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5.
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产生于70年代的新城市社会学是对传统城市社会学———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的反动。新学派主要由三个流派组成,其中,法国的卡斯泰尔和美国的哈维是该学派的奠基者和中坚人物。他们借鉴马克思的知识传统,以集体消费为基石,解说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城市并非城市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城市本身和城市生活方式都是更广泛的经济结构的产物  相似文献   
46.
儒学社会指的是这样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国家的政治生活(其组织、运行)及个体的社会生活皆以儒学为范导,这个社会的总体生活皆以儒学的理念为依归。从形式上说,儒学社会的正式起始,则在儒学被确立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时,即在汉武帝确立“罢黩百家独尊儒术”之时;而其正式结束即在于“儒家法”的被终止之际。传统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前儒学社会和儒学社会两个阶段。儒学社会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分析的社会学概念,有其学理的根据和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47.
现代化对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之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强 《东南学术》2000,(2):12-17
一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 ,现代化必然造成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或者说 ,社会分层结构、群体结构、职业结构的变迁与现代化的发展是同步的。今天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已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新的分层结构。那么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中国大陆社会分层的演变究竟是会类同于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发生的变化呢?还是会因国情之不同 ,而形成一种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分层结构?让我们先简述一下欧美发达国家社会分层结构演变的历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传统的贵族与平民的身份制度演变为雇主与雇员的阶级分层制度。由传统的身份分层制向…  相似文献   
48.
私营企业主的个人背景与企业“成功”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通过对私营企业主群体个人背景与企业成功之间相关因素的分析,揭示了在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背景下,在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中,私营企业的发展是双重机制作用的结果。由此引发的社会结构变迁机制也是双重的  相似文献   
49.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不是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去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或排除各种社会矛盾,而是要开展有效的制度建设,保证社会形成稳定的秩序,使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有序的状态下得到不断地调整或解决。社会秩序是由各种具体制度相互联系而结成的制度体系所表现的社会状态。当某一社会领域中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协调关系,那么这个社会领域的社会秩序不可能呈现和谐状态,只能是紊乱不安,甚至动荡冲突;而当某一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协调关系,即使某些社会行动违背制度的制约而发生种种矛盾,但是协调的制度关系终能…  相似文献   
50.
在20世纪50和60年代,尽管扩展家庭作为传统理想家庭仍然在台湾受到广泛的推崇。但城市里更多的经济机会吸引了台湾中部的移民从农村涌向城市。虽然移民比以前有更多的机会生活在扩展家庭中,但是他们比非移民更倾向于携妻挈子早些离开出生家庭,而且趋向于认为兄弟关系不如夫妻关系来得重要。数据显示,一个男性移民的兄弟人数、排行、家庭经济背景等都影响着他迁往城市的机率,而且迁移并未完全阻断移民与移出家庭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