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00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不仅关系未来主导产业竞争,而且关系着国家经济安全和竞争力的提高,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运行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深层次课题。我国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要加强如下工作:一,大力营造适宜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及其拓展的范式设计与制度创新;二,科学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三,动态实施产业模块化创新转换策略;四,大力实施技术标准的推广、联盟和控制策略;五,努力构建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第三类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25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是继党的十九大之后,在党代会报告中再次对国际传播能力进行的新表述。  相似文献   
253.
淮河流域灾害集中表现为洪灾、涝灾、旱灾、污染和贫困5大生态灾害交织。淮河流域特有的自然地理、气候和水系变迁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强度大,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过度利用和干扰因素是造成灾害的原因。建议按照生态系统方式实施淮河流域综合治理,确定淮河流域的发展情景,协调各利益相关方矛盾;设立生态功能区,特别是将淮河干流的行蓄洪区划分为生态功能区进行管理和利用,是协调淮河流域人与洪水的关系,促进流域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54.
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源于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其发展过程严格遵循着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基本规律,不确定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期最突出、最典型的本质特征。与技术追赶的工业化过程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需要政府在企业制度、科技制度、融资制度、市场管理制度、干部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克服制度障碍并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255.
现代性转型带来了中国转型社会这一独特社会形态,其主题是现代核心价值观(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支撑,以市场经济、民主宪政和民族国家为基本制度的现代文明秩序的确立。也正是这一主题内在决定了个人与制度相互构建和协同推进的时代必然。但是,现实中的制度构建与人的发展出现了断裂导致了制度内卷化:制度供需之间错位致使制度效率不高;制度正义性不足影响了制度质量和人的发展;植根于已有文化土壤中不是遵守而是利用或绕开制度的制度观弱化了制度执行。要改变此种状况,需要真正树立起制度理性和变革制度理念:把服务和满足于个体现代人格建构的需要作为制度设计的灵魂和动因;强化制度供给的系统意识,提升制度组合效率和规模效益;注重制度变革中人的自主性和能动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256.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党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管党治党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和党的事业关系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任务学说,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一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理念。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管党治党的内在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宝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对于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257.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围绕着新型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新一轮深化改革全方位展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成为这次改革的重大内容和显著主题.近期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详细阐述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由此可见,国家治理体系及其运行的法治化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最核心内容和最明显标志.  相似文献   
258.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要求自贸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但是,实质性的经验尚未产生,全国各地已有20多个省区市申报或准备申报自由贸易园(港)区,甚至有的地方把自贸区当成新一轮招商、圈地的契机,唯恐错失良机.针对此种现象的存在,避免在复制和推广中因急于求成、盲目攀比而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问题,笔者建议除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的具体经验可以率先复制推广之外,作为整体的自贸区的复制推广应本着稳妥审慎的原则.就长三角地区而言,首要的不是自贸区整体的复制而是扩区,将自贸区范围扩大至以浦东、崇明居中,南囊括浙江舟山新区、北至江苏的南通市通州湾新区,形成覆盖长江入海口和杭州湾的扇形自由贸易区.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59.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上海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创新带动就业、建设创新型城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中小企业转化发明专利,既受到内在因素制约,也面临外部环境障碍。上海应完善专利激励政策,提高专利质量,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组建专业服务机构支持科技金融创新,加快培养专利人才,培育发明专利转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大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发明专利转化。  相似文献   
260.
公司及其内在的制度性因素不是中国本土的"资源".1904年<公司律>的出台是晚清政府在主动和被动之间做出的仓促选择.外国在华开办公司、华商附股、"官督商办"公司及其后的晚清商办公司的实践,以及相伴发展的近代公司制思想为晚清<公司律>的出台作了物质和意识上的准备.为振兴工商应运而起的公司企业的发展,急需晚清政府提供公司法律制度的供给.西方列强要求晚清政府出台与西方工商法律接轨的法律制度和晚清政府废除西方列强领事裁判权的愿望成为清廷出台<公司律>的直接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