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97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2000年,“新经济”概念引入中国,引起了国内各界人士的广泛争论。大多数赞成者强调了“新经济”在发展新技术产业和风险资本市场方面的积极意义;只有少数赞成者把“新经济”夸大化,认为新经济是一场全新的竞赛,有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新经济的出现改写了自凯恩斯以来整个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32.
本文认为,90年代将是世界科技迅速发展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年代。因此,研究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正确评估我国的科技现状,制订适当的发展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作者在分析当代世界科技进步新特点的基础上,从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加速我国科技进步的基本思路、主攻方向、发展目标、方针政策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等问题。  相似文献   
33.
自阿克洛夫以来,经济理论界在研究信息不对称问题时,由于受传统刻画不确定性方法的束缚,没有认识到个人在做出决策时对其他参与者的类型集的主观估计的重要作用,因此缺乏对某些问题的现实解释力。对传统理论的假设做出合理的改变,才能拓展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途径,得出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34.
韩国从一个较为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开始起步,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一跃成为经济相当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韩国是如何实现经济腾飞的?其奥秘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代表团1991年6月访问韩国的考察报告就此进行了探索,笔者正是在这些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在深度和广度上往前探索,终于发现:韩国经济腾飞的奥秘是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传说阿基米德曾宣称“只要给我一个立足之处,我能移动地球”。韩国人具有阿基米德这种勇气并巧妙地把杠杆原理运用于经济领域:首先确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找到了经济腾飞的无形支点;其次形成、完善经济计划一产业政策一技术创新系统(PPCS),又找到了经济腾飞的无形杠杆、从补正熙到金泳三历届总统又善于把“无形支点”与“无形杠杆”有机地结合起来,启动韩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运行轨道上迅跑并日益发展壮大。本文则侧重简述无形的杠杆(PPCS),即经济计划-产业政策-技术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35.
通过数理模型证明,工作期时长与退休期时长的比率同家庭储蓄率呈减函数关系,当存在法定退休年龄时,预期寿命延长等效于减小工作期时长与退休期时长的比率,从而产生提高家庭储蓄率的效应.运用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预期寿命延长和收入增长对中国家庭储蓄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家庭储蓄行为存在很强的储蓄惯性和“增长倾斜”效应.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高储蓄率现象.  相似文献   
36.
城镇化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自然过程和市场过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是经济有限供给与社会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城镇化发展成就斐然,但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导致城镇化存在质量危机。城镇化数量与城镇化质量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共生互补的关系。城镇化质量是城镇化过程与城镇化结果的统一,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城镇化与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把实现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37.
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利用国家统计局“个体还原”数据,使用经地区购买力平价指数调整的中等收入标准,测度发现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整体存在“数量增加、质量较低、空间分布不均”的特征,即2002-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比重明显提升,但是中等收入群体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大部分聚集在中等收入门槛下限,内部收入差距较大,向下滑落风险较高,且中等收入群体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十四五”期间,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质”面临经济增速下滑、人口结构调整、技术加速迭代、抗风险能力下降等挑战,建议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区域协调战略和“扩中提质”策略、加强数字经济治理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重点施策,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8.
共同发展是"国内大循环"的基本原则、基本愿景、重要途径.畅通国内大循环有着深厚的区域共同发展逻辑,区域共同发展内含了区域一体化含义、差异化发展策略、核心能力提升原则、收益共享激励机制、建立增长极途径、协议创新模式、调控服务机制.要在区域一体化中共同发展,汇聚国内大循环;在区域差异化中共同发展,分担国内大循环;在区域核心能力提升中共同发展,优化国内大循环;在区域收益共享中共同发展,刺激国内大循环;在区域增长极中共同发展,带动国内大循环;在协议模式创新中共同发展,驱动国内大循环;在区域调控服务中共同发展,维护国内大循环.在上述理论和思想指引下,以内循环一体化助力贫困地区发展、以内循环差异化去工业产能过剩、同质竞争、以内循环核心能力提升应对产业老化和安全威胁等,共同推进国内大循环.  相似文献   
39.
构建房价-资本模型,分析房地产行业投资收益对工业再投资的影响,发现:地区间适当的房地产行业投资收益差异有利于工业企业从核心地区向边缘地区转移,差异较大则导致资本流向房价增长过快地区的房地产行业;若地区间房地产行业投资收益差异既定,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对产业转移起阻碍作用,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起促进作用。利用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验证了:(1)较低的房价增长率促进了北京市相对低效的资本向外转移,但是北京市与周边地区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又阻碍了该趋势。(2)核心区流出的资本优先向次发达地区转移,而落后地区则有被彻底边缘化的风险。为实现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京津冀地区房价的宏观调控、防止房价过快增长;另一方面要制定针对边缘地区的优惠政策,引导非首都功能向周边转移。  相似文献   
40.
中国的经济发展及与中亚五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及与中亚五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前景进行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