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徐丽霞 《兰州学刊》2005,1(4):51-52
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可以从多种视角对其进行解读,本文认为以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轨迹为支点,从发生学和功能学的视角,即从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社会功能视角出发来解读这一理论,而不是从科学主义、知识论的视角出发来对其进行解读,才能真正把握这一理论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2.
面对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严峻形势 ,应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健全法制来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制定专门性的外来物种防治法 ,需要具体分析外来物种入侵的特征 ,建立和完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3.
从自反性现代化理论角度重思辩证法的中心概念“矛盾”。在简要考察了波普尔、海尔布罗纳、詹姆逊、阿多尔诺、艾尔斯特、吉登斯的“矛盾”观之后,提出自己的看法矛盾是一种现代自悖谬性和自否定性,与外推空间和总体性密切相关;从历史意识中拯救辩证法,是马克思开创但尚未完成、因而需要我们在更广阔视野中继续开拓的哲学事业。  相似文献   
174.
一改多年前的沉寂与边缘状态 ,辩证法研究近2年来逐渐显现出复苏的迹象。继学院派学者们强调其古典本义、解释学转向、社会交往转向、生存论转向等倾向之后 ,郝立忠同志在其新著《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山东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版 ,以下简称《辩证法》)中强调辩证法从现实出发、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实践性转向。与学院派学者极力提升辩证法的理论品质有所不同 ,郝著在强调增强辩证法的理论特质的同时 ,非常关注唯物辩证法同普通大众及其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有机联系。该书立足于这种视角所提出和喻示出的许多问题 ,对于正在深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5.
价值与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不同于价值实现,价值是客体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价值实现则是这种属性作用于主体的过程及其结果。在一定条件下,从价值可以必然地推出价值的实现,但从价值的实现不能必然地推出价值,价值的实现是对过去价值的最终确证。人们活动的最终归宿不在于价值而在于价值的实现,人们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是认识价值,也不是创造价值,而是实现价值或享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6.
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始终关注和潜心探索人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他把人作为超越性、应然性的存在置于本体论的层面予以究问和阐发,其思想逻辑展开了一种希望意识的本体求索之路。  相似文献   
177.
与启蒙理性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内在维度,缺失这一维度则无法完整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德国浪漫派不是非理性、反动的,而是反思和批评启蒙理性主义的弊端并与之竞争的一种现代性理论.以马克思的老师A·施莱格尔的<启蒙运动批判>一文为例来看,浪漫主义批评启蒙理性主义的要点有两方面:一是善屈从于功利,真理屈从于自由;二是理性的工具化以及虚无主义的呈现.马克思和尼采都承续着浪漫主义的这一批评思路.马克思是在坚持主体普遍性和现代个体自由的基本前提下,向往古典世界的崇高,批评现代世界的鄙俗.而尼采的逻辑则是,启蒙的彻底贯彻无法依靠一切人,而只能依靠特殊的超人,末人无法推进启蒙.尊重和宽容差异、多元、特殊,是自德国早期浪漫派,经马克思和阿多诺直到当代新启蒙的共同诉求和关键.  相似文献   
178.
马克思否定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割裂历史和自然的思想,用人的活动把历史和自然统一起来,并以之取代黑格尔用精神运动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做法,阐明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扬弃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实体"和"自我意识"二分的历史研究方法,而从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避免了把共产主义看做人的自我完善或者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避免了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现象和本质的决定论以及因果决定论的解释.从黑格尔历史哲学出发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必然会对它产生许多误解.  相似文献   
179.
论一阶谓     
符号指谓可分为三个阶次。以个别词为主词、以表实在意义的普遍词为谓词的符号指谓为一阶指谓。一阶指谓的真假,取决于个别词所指代的对象是否在自然直观中存在,以及实在词所提供的意义在对象身上有无直观对应物。把一个实在词归给一个个别词,这就是一阶谓。一阶谓可分为对亲指的述谓和对非亲指的述谓。亲指的对象完全在直观中,其异质性自动呈现,迫使述谓加以接受,这叫直观决定述谓。可是,在对非亲指的述谓中,由于对象不在直观中或不完全在直观中,述谓所受到的直观约束是间接的和柔性的,从而易于根据有限直观素材进行主动的同质化建构,并导致异质性的减少或去除。同质化发展到极致就是概念化,其原则为述谓决定直观——概念具有颠覆直观的力量。概念化是一阶谓的痼疾。  相似文献   
180.
理解资本主义国家:杰索普的方法、框架和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子英 《求是学刊》2007,34(4):39-45
作为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集大成者,杰索普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综合性研究范式和理论分析。通过生态系统与经济统治、结构耦合与策略国家、调节方式与治理模式、时空定位与尺度秩序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概述杰索普国家理论的方法、框架和范畴。杰索普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前学科"与"后学科"方法的国家理论,对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研究具有重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