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孟子在礼乐文明的教化作用已经式微的战国中期,为道德教化开启了一条新的、即涵养本心的理路。他主张性善,就是鼓励人们的道德自信;其四端之说,是说我们的本性只有善的端芽。以此为基础,存养扩充,才能成善,因为人心本有“向善”的倾向,所以孟子的道德教化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生长的过程,教育只不过是遵循人心向善的方向,培育一种自然而然、不待勉强的德性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做的教化工夫就是对四端进行推扩而至于无尽,培养人的大丈夫气概,使人具有一股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72.
公正的规则维度及其品德特征的统一性是亚里士多德公正学说的根本旨趣.其关键是如何使我们获得一种依赖于法律的普遍尺度性和标准性原则的情感欲望品质.普遍的义理不能直接地涵化情感、欲望,亚里士多德就主张要"以情化情",即通过激起我们服从法律的情感来涵养我们个别性的情感、欲望,使我们获得一种与法律的普遍原则相适应的情感、欲望气质,这就是作为公正之德的心灵品质.应该说,这一个理论上正确的思考方向,也是一种切实培养公正之德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73.
康德道德哲学的精粹在于其实践法则学说.他希望通过根源于本体界的纯粹理性来制定绝对的、普遍的、纯粹形式性的道德法则,以给人们的行为以绝对的道德价值的指导.但是,康德的实践法则学说存在着内在困难,应该在公共伦理学的领域加以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4.
老子的辩证法的最终归宿乃是提升人生修养,实现自我超越,其途径是通过否定性思维得以展开.从这种意义出发,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重新诠释老子的辩证法:其一,超越对立统一思维,消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其二,对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的否定,鄙弃人们汲汲以求的价值追寻与行为准则,构建自然无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其三,"反者道之动"所揭示的相互转化与循环运动原理,其旨归乃是要求人复归其自然真性,从而通达无知无欲、无虑无求、澹泊宁静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75.
张东 《江右论坛》2007,8(4):58-60
系统论认识模式表现在科学方法上,即系统方法,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工具.科学发现也是一个复杂系统,无疑系统方法在科学发现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原则(综合性原则、互补性原则、结构原则和反馈原则)启发思维,为科学发现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76.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虽然有各自的特点及其研究目的,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相互统一、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以及协调发展的,本来就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人类认识的整体之中.协调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77.
山寨文化本质上是技术领域与经济层面交叉的一种文化现象,山寨文化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内驱力,促进了技术创新扩散。技术创新是一项无政府主义事业,任何想创新、敢于创新的文化都利于技术创新及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8.
作为“非哲学”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围绕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新世界观体系可以分为存在论、知识论、情感论、意志论和历史观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79.
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提出了一个与国家相分离的“市民社会”概念,这是一个伟大的概念创制,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达到对现代性的自我确证:现代性的进步性及其危机。市民社会的出现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典型标志,它的两端即个人自我利益的特殊性和“需要-劳动”体系的普遍性互相交织,首先体现为伦理的丧失,但在其演化中又能回复伦理性。理论教化和实践教化、司法的普遍性公正、同业公会作为有限的具体普遍性对贫困和贱民问题的纾解,都在逐渐回复现代社会的伦理性。只有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真正挖掘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深奥意蕴。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既揭示了市民社会的历史进步意义,把它描述为一个具有无穷可塑性又不断实现人们的现代自由的场所,又直面现代性的内在弊端,还指出只要生活于市民社会中,其弊端和困境就会始终存在,但是现代国家必须为消除弊端作出努力,而不能放任和漠视。  相似文献   
80.
柏拉图的接受史和诠释史本身是柏拉图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柏拉图的思想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本形态,深刻地影响着后来西方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历代哲学家常常借助对柏拉图的诠释来展开自身的哲学思辨,在这个诠释的过程中又反过来对柏拉图的形象重新进行塑造。其中,对现代柏拉图研究影响最大的当属康德的柏拉图诠释。康德借柏拉图的理念论来阐明自己关于本体世界与现象世界的二元论主张,并将柏拉图的形而上学改造为一种批判哲学意义上的科学的形而上学。这个观念论视域中的柏拉图经过新康德主义的哲学阐发和关于柏拉图作品的文体学与年代学分析,为后世的柏拉图研究确立了经典的解读范式和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