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5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670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基于三峡工程的负面环境影响,分别从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对三峡工程进行环境伦理学思考,从而引出三峡工程中存在的环境伦理问题.在对环境伦理问题的分析中,进行反思,以期将科学的环境伦理观贯穿到工程建设的规划、论证、施工、监控、补救等过程中,以求在工程建设中更多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72.
873.
在数字图书馆的分布式P2P环境中,提出一种新的信息搜索和信息过滤模型.模型包含搜索模块和过滤模块两个部分.搜索模块采用P2P技术分配和保存的对等体统计值,完成用户的一次查询.根据相同的数据,过滤模块针对一个连续查询,选择最可信的数字图书馆发布最合适的文档,从而提供发布、定制服务.在进行对等体选择时结合使用资源选择算法与行为预测算法,提高了信息发布的召回率.最后比较了搜索模块和过滤模块,使读者对模型有一个整体概念.  相似文献   
874.
对于《论语·为政》中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前人有不同的理解。这句话应当解释为“攻治异端,这个害就会停止了”。  相似文献   
875.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各高校的相关数据不断攀升。自杀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坏的标志,当生命破坏的量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死亡。大学生自杀的缘由主要有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个人信仰的偏失以及心理素质脆弱。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心理咨询与引导,并适时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876.
新实践美学把话语和精神作为与物质实践并列的实践类型,试图通过扩大实践概念的内涵以克服传统实践美学的弊端.但新实践美学延续了实践美学的哲学本体,并以起源本质论和实践决定论的方式推演出美学范畴,其话语实践的概念并未给美学增加新的命题,这些导致其没有走出实践美学的视域.  相似文献   
877.
韩语辅音的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其无共鸣音形成松音、紧音、送气音的三元对立,而汉语的无共鸣音只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二元对立,即对于不送气音没有松、紧的细化分,这就使得中国学生常常在松紧音的学习上感到困难.而且韩语中有时松音的发音也与送气音的发音有相似之处,因而就使得三者的发音易发生混淆.本文就韩语松、紧、送气音中具有相同对应关系的破裂音与破擦音为例,利用汉语声调有效解决韩语破裂音与破擦音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878.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鼻祖,却又是古代宗教巫术的产物。而哲学又是在漫长的宗教桎梏中不断冲破宗教巫术的牢笼而得以孕育成长的。《易经》尽管是服务于神学宗教世界观的卜筮书。但从其吉凶休咎的占卜中,也曲折地反映出先民观察自然与社会矛盾运动的某些理性认识.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如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以及辩证法三大规律的探究。本文将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探讨《易经》的哲学方面,希望能为弘扬我国的传统文种.尺缔藏立由  相似文献   
879.
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当代著名作家,《我们的祖先》是其代表作之一。文章试图从神话原型理论入手,来探讨《我们的祖先》所隐含的主题原型。通过对小说所体现的二元对立原型、死亡与复活原型、追寻原型的分析和解读,实现对文本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挖掘出小说更深刻的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880.
生态美学是人类在现代性反思中思考人与自然的美学关系时提出的。中国的生态美学一方面契合了全球化时代的美学主潮,一方面是对中国当代的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超越,但生态美学在反拨主体性哲学、人类中心主义时也有众多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