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5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670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红楼梦》多语种翻译研究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翻译学研究的相互结合,拓展了红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有助于中华文化世界性传播的要求,也可为中国其他典籍的多语种译介提供其型参考模式.唐均和谭梦娜以统计手段从习语英译这一角度揭示了两个早期《红楼梦》英译本之间的差异取决于英语时代文风切合原文语言特色这一方面;钱亚旭和纪墨芳探索了《红楼梦》霍克思英译本中佛教思想的具体连译策略主要以归化为主,种种具体化策略都旨在提高译文在西方读者中的接受度.华少库基于两个颇具代表性的《红楼梦》德译本,考察某几个典型重要宗教语汇的深刻意蕴在德语语境中如何跨越异质文化鸿沟加以再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2.
从弗罗斯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叛逆两个方面阐述弗罗斯特诗中乡村和城市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继承和叛逆中,弗罗斯特塑造了完整的乡村和完整的城市.探索了普遍意义上的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893.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中西文化体系的差异。由以《俄狄浦斯王》为代表的古希腊悲剧和中国古典悲剧在结局处理方式上的差异出发,从神话发展、审美情趣、文化个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学形式背后的不同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94.
克拉申监察模式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在语言学界尤其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引起广泛讨论并对于语言教学与习得产生重大影响的克拉申提出的语言学习模式 :监察模式。然后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着重探讨了该模式中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95.
从"等值"概念的产生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翻译等值在西方产生这一现象着眼,由小窥大,追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折射中西哲学、美学、文化传统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哲学上讲,西方哲学注重本体终极在场的追问,而中国哲学没有;从美学上讲,西方美学重视语言对美的本质的清晰表达,而中国美学强调言与意之间的矛盾,强调神会与心悟;从文化传统上讲,西方文化重视科学,而中国文化传统重视人文体悟;从思维方式上看,西方思维重分析、精确,而中国思维重整体把握和模糊认识。这一切说明,翻译等值的概念在西方而不在中国提出是种种差异使然。  相似文献   
896.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从语用学角度来解读隐喻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如何辨认和理解隐喻这种语言现象。读者对隐喻的辨认很多时候是在潜意识中完成,但这种辨认过程依赖于以下四种方法:观察隐喻信号;判断隐喻的始发域和目标域;串联隐喻的连贯网络;体会使用隐喻的意图。隐喻只有在一定的语境里才能成其为隐喻,因此对隐喻的理解首先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语境不仅对隐喻意义的推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语境所提供的信息量对隐喻的理解过程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97.
法语中用于称呼女性的名词被大量地贬义化了。运用社会心理语言学理论 ,通过具体的统计和分析 ,有利于来探询这一语言现象产生的历史、社会、文化及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898.
青年莎士比亚的诗作 ,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他在诗中所表达的对爱的向往、渴望和追求 ,是其进步人文观的重要艺术体现  相似文献   
899.
翻译研究中的庞德/林纾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体探讨庞德和林纾翻译个案独特的特点,将这种不懂翻译的原文、译作类似创作的翻译现象界定为庞德/林纾现象。从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理论入手,认为庞德与林纾的“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翻译,在此基础上对庞、林两人的翻译方法及其译作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他们的译作具有翻译方法和翻译媒介独特、译作影响巨大等共同的特点。进而提出应该正视翻译中的庞德/林纾现象,对两人的翻译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和梳理,探索两人翻译的秘诀。  相似文献   
900.
《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曾主持过关于翻译教学问题的大讨论;《中国翻译》2004年第五期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翻译教学的文章。论者多论及翻译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与实务教学及二者之关系。事实上,建立翻译教学自身的理论模式才是改革翻译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