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4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3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87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东晋道士葛洪是承启道教灵宝派、上清派的一代宗师.论文尝试在道教人物研究中开拓新思路,以丰富的文献史料和全新的学术视野,来重新探讨葛洪生平著述、葛洪遗迹传说以及儒教、佛教对葛洪的评价等问题.通过葛洪修道活动及在道教史上影响的考察,从宏观角度揭示葛洪其人及对道教理论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92.
明代,在统治者的积极支持下,藏传佛教各派僧人纷纷来五台山弘付沸法,他们在此居住修行、讲经说法,甚至建立了自己的道场,这些都促进了藏传佛教在五台山的发展。五台山亦发展成为中国唯一一座汉藏佛教并存的佛教圣地,在民族团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道教养生是以与生命过程相反的程序使人复归于“朴”,而道教的审美则注重让人认识俗世生活之丑而感受超现实的神仙生活的“真—美”;道教养生经历了从“养生”到“长生”、从肉体的养护到精神的超脱变化,而道教审美也经历了从追求“道—美”的绝对,到借鉴现实美甚至引领现实美的过程。道教养生推动了道教审美的发展,而道教审美又将道教养生推广到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和历史层面。  相似文献   
94.
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思想均非常宏富与庞大,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二者各自思想的研究都已很广泛和深入,近年来把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论述也有所增多,但把他们的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却很少见。有鉴于此,文章试将孙中山的"世界进化论"与毛泽东的"唯物自然观"进行比较分析。文章从孙中山的"太极生元说"、"体用论"、"生元有知说"与毛泽东的"科学实践观"、"辩证法"、"反对主观主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孙中山、毛泽东的思想比较研究领域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95.
道教慈善事业是我国宗教慈善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成都有代表性的道观青羊宫、青城山、鹤鸣山、老君山的调查与相关访谈,探讨了成都道教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发展基本状况及主要特征,指出道教慈善在当代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6.
1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詹石窗先生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宗教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的最终成果《中国宗教思想通论》,凡63万字,于2011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  相似文献   
97.
后藏石刻文化是后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后藏文化的载体之一,它有着独特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石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后藏石刻文化进行解读,分析后藏石刻的宗教文化背景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98.
相关资料考证,大理国段氏为云南土著说存在诸多质疑,其段氏祖籍当在西北,为天水地区氐族南迁的段氏之后裔。  相似文献   
99.
清代著名道士傅金铨是一位道家文化素养很好的诗词作家。他的《赤水吟》以诗词并用的方式敷演大丹规程,颇有张伯端《悟真篇》的遗风。他不仅以诗叙说丹法,力图表征内丹修持的步骤、原则和状态,而且把铅汞深机隐于风云月露之中,通过一眠一咏、一静一动的强烈对比,造就了诗歌变幻莫测的灵动状态。他是经过长期写生实践的道教艺术家,善于从不同角度表现一种题材。他喜好画石,且以诗颂其所画,别有逸趣在心头。  相似文献   
100.
曹辉林  曹响平 《民族学刊》2011,2(3):86-89,96
水与黄龙溪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地方民俗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为寻求意义、秩序与安居,黄龙溪先民面对自然威胁,围绕治水创造并传承了与水相关的神话传说、寺庙格局和宗教仪式,借此以实现地方空间的圣化和秩序化,地方社会群体才得以和谐团结。因此,水是黄龙溪文化的灵魂,也是其文化创作的动力源泉。同时表明,神话和宗教仪式两者是互为依存的社会象征体系,共同促进并维持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