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3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公、私法的划分与宪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明  谢维雁 《天府新论》2003,4(1):66-69
公、私法的划分在大陆法系国家具有普遍意义。公、私法划分的传统对宪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不仅为宪政提供了现存的思维方式 ,孕育了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宪政精神 ,而且还促进了宪法内容和形式的完善 ,宪法是公、私法划分的最高表现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应当重视和借鉴公、私法的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22.
胡莉 《天府新论》2004,9(Z2):187-188
我国2001年正式在基本法律的层面引入信托制度.信托作为财产传承和管理手段所具有的特有社会机能,适应了社会经济的急迫需求,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信托是众多信托品种之一.本文拟结合信托法的基本理论和信托法的有关规定,就私益信托中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信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3.
王珂 《天府新论》2007,(Z1):191-192
善意取得制度是以日耳曼法的法律原则为契机演绎发展起来,是财产所有权制度中的重要制度。这一制度适应了票据流通的需要,极大地保障了交易安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被借鉴到票据法中。票据善意取得制度关系到原持票人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平衡问题,因此,应当规定严格的构成要件,谨慎适用。  相似文献   
24.
论民事案件申请再审及申诉复查听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事诉讼法虽然建立了申请再审的再审程序 ,但并没有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是否符合引起再审程序的条件的审查过程作出具体规定。要革除传统申请再审、申诉案件复查程序的弊端 ,必须明确其听证程序的基本原则 ,实行全面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25.
我们需要用制度将5.12地震灾难应急反应的积极要素积累起来。对于人的生命的重视,公民意识的觉醒,政府与民意之间的良性互动,这都体现着我们这个社会潜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进步。从社会学和法学的角度加以总结,形成制度体系,可望对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26.
论对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资银行包括合资银行、外资独资银行及外国银行的分行等 ,各国都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对其加以管制。在宏观监管方面 ,主要涉及国家对外资银行采取的政策原则和市场准入的法律管制问题 ;微观监管主要涉及外资银行的活动范围和风险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7.
公示催告程序作为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别程序,制度设立之初简化了诉讼程序,提高了票据相关问题解决的效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票据公示催告制度显现出了一些不足,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本文针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几个适用困惑展开分析研究,探究可能的解决之法。  相似文献   
28.
略论我国不动产登记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物权法中物权变动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法规中关于不动产登记类型的规定还很不健全。我国不动产登记法律制度的完善要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上下功夫 ,做到“四个统一” :即统一法律依据 ,统一登记机关 ,统一登记效力 ,统一权属证书  相似文献   
29.
我国私营经济立法对经济现实的反映已经过于迟缓,许多观念、原则和规定不仅没有反映私营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违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要求。这里面除了对私营经济及其赖以存在的客观经济现实认识和判断上的偏差这个根本性原因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那就是自然经济生长出来的发达而顽固的公法文化传统与天然排斥私法精神的计划经济法律观念的结合,对私营经济的立法产生了极其深重的影响。为此,必须彻底抛弃滋生于中国封建公法文化背景下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法律观念、模式和原则,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要求重新构筑新的法律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30.
陈红霞  郑泰安 《天府新论》2004,(Z2):179-180
上市公司的退市问题已经是一个客观上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上市公司退市这一概念入手,对退市的方式、退市行为的法律性质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期找出我国《公司法》的不足,并提出对此修改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