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65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6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6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一) 庸俗社会学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只要一打开《詩經引諭》,我們就会看到什么經济基础、政治局面、社会制度、社会阶級、社会矛盾,什么奴隶、农奴、工奴、农民、小领主、大领主等等。高先生还特别抓住了阶級性这个文艺理論的根本原則,大談三百篇作者的阶級問題,而《詩經选注》简直就象是考証作者阶级出身的专书。我們认为,論定作品的社会价值,主要看作品的思想傾向和反映现实的深广程度,了解作者的阶級,只能帮助我們分析理解作品而  相似文献   
142.
胡適在哲學、文學、歷史、考據、小說戲曲和政治各方面所散播的資產階級反動觀點和方法,一年多來,在全國範圍內已經展開不少批判,對於這種反動觀點和方法,基本上已經給予了以毁滅性的打擊了?谡Z言學的問題上,雖然有些同志對胡適的荒謬說法也有了不少的批判,可是注意到有關語音方面的却還很少。無可諱言,胡適在這方  相似文献   
143.
漢語的使動性複式動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汉语動詞的特點在漢語的動詞中,除了一般性的動詞以外,還有一種運用非常靈活而又富於表達力及邏輯性的複式動詞。這就是漢語動詞的特點。什么叫做複式動詞呢?請先看下面的一段短文: 他們走了以後,王安福獨自尋思了一夜徽撛趺聪?總以為沒有什麼發展的希望,總以为這種局面將來得不到什麼好結局。他是個急性子的人,想起什么来  相似文献   
144.
尹集人民公社在高唐县境内,正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的边緣地带,那里盛产棉花、小麦,其中以棉花为最著名。这是一块富饒肥美的土地,但解放前却是“飢饉区”,一亩地只打百十斤粮,或收几十斤棉花,天灾人禍迫得民不聊生,遇干旱水淹,餓殍遍地,鬻妻卖女者比比皆是。下关东的,到南方逃荒的,不計其数。  相似文献   
145.
人的自由与审美教育--席勒美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极力寻求改造人的新方法,认为只有通过审美教育和在游戏冲动中,人性才能得到完美的实现.他论述了现代人人性的分裂以及他对和谐的追寻;认为审美活动是人的感性、理性和谐运动的结果;指出未来是审美的王国,这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正是从席勒开始,在美学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美育才真正确立了它独立的地位,并明确地将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46.
进化论与泛神论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学说 ,主要是作为思维方式被接受和运用的。文章认为鲁迅的“向前看”与郭沫若的“向后看”源于对原始思维的不同态度。以互渗为基础的原始思维在郭沫若那里转化为其前期新诗的艺术构思 ,而在鲁迅那里则凝结成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精神胜利法。这便显示了五四为艺术与为人生的两大分野。也成为鲁、郭对比的一相基本出发点。二十年代后期 ,鲁迅、郭沫若殊途同归地走向马克思主义也可由此寻出端倪  相似文献   
147.
“味”是中国古典诗歌批评中的重要范畴之一。以味论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古代诗论家和现当代理论家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但对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特点和演变轨迹尚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从中西美学对于味在审美理论中的巨大差异入手,以钟嵘、司空图和苏轼的“诗味论”为重点,探讨诗味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力图揭示“诗味论”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审美理想演变的关系。以味论诗,积淀着汉民族经验性思维的性格特征。与西方人长于理性分析、思辨人奥不同,中国古代极…  相似文献   
148.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一生主要的四部剧作:《紫钗记》、《牡丹亭》(即《还魂记》)、《南柯记》与《邯郸记》,由于每部剧作都有“梦”,合称“四梦”。在《与丁长儒》的信中,汤显祖曾说:“弟传奇多梦语。”……  相似文献   
149.
《世说新语》:历史向文学的蜕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文体,一种写作模式,都不是突然形成的,都有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的发展过程。史传文是小说的源头之一。由史传文向小说的转变,有多种历史形态。要研讨这个问题,考察一下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是颇有意义的。一、徘徊于真实与虚构之间《世说新语》是以人物的言行为记述的中心,用片言只语来表现人物的性情特征,所记魏晋士人的名言逸事,生动地反映出了当时士人的多种面貌、气质、风度,总起来显示出了那一时代中上流社会的独特风尚,成为后世人了解魏晋人文风貌的重要文献,影响是非常深巨的。《世说新语》记载的都是实…  相似文献   
150.
世纪之交的新时期文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文论在改革突进中形成的多元化格局以及几次研究重心的转移,都跟引进和学习西方现代文论的先导和激发作用有关;而新时期文论在发展中出现的种种偏差,特别是“两个脱节”(与传统和与实践的脱节)的倾向,也跟过分求新求变的风气和对西方现代文论的过度的、无节制的、无选择的输入有密切的关系。新时期文论的各家各派要想摆脱“两个脱节”造成的“疏离”境况,获得超越性发展,就必须面向新的综合,走综合创建的道路。综合创建的关键在于异中求同、贴近实践和相互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