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辜鸿铭的“良民”根植于“道德主义”,并在儒家“国家宗教”的教化之下,被塑造成充满着仁爱并随心而活的形象;而埃利亚斯的“绅士”则是置身在由于经济发展而越发紧密和不断扩展的人际网络当中,更加敏锐的羞耻感促使“自我强制”的心理机制逐步加强而呈现出彬彬有礼的形象。两人立论相左,前者因“爱”而生,缺失理性的维度;后者被“恐惧”所囿,掩盖了“神圣的本能”即仁爱,从而塑造出互为“他者”的形象,但同时也展现出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两个形象在建构过程中对于情感,对于家庭教育,对于社会视域中个人的强调,也是二者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3.
"文化转向"虽然使译者主体性得以彰显,但同时又将译者视作文化诸要素主宰下的"失语者",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切身体验化为虚无.借助体验哲学的认识方式来考察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以此重新审视译者及译者主体性,则有助于恢复译者个体体验的真实在场性,从而克服文化学派视野中单纯的译者社会学研究.因此,坚持由语言的体验观出发,我们才能真正地让译者回归主体之"体",实现译文基于体验上的与原文之对等.  相似文献   
174.
动机减退理论是近年来动机研究的新领域,以Dornyei的动机减退理论为基础,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来探讨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问题,为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5.
李旭  尹宁 《天府新论》2013,(3):114-120
为了了解目前中日教育体系中的防灾教育的理念、实施现状、成效,防灾教育对学生的观念意识及行为方式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参照日本方面的调查模式,课题组以电子科技大学学生1110人为对象进行了防灾意识形成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防灾知识,也具备相应的防灾常识,但从意识层面而言,对灾害及有可能由此产生的危机认识不足,因而对预防灾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实践层面而言,与日本学生相比,缺乏动手能力与行动能力方面的训练.这反映出我国防灾教育的理念及方式上存在诸多值得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76.
中国古诗意象翻译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涵义及其翻译困难原因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意象翻译的相关技巧:无文化内涵意象的翻译一般可采用意象保留法,带有浓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意象可使用意象转化法,并以意象解释法和意象省略法为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7.
本文以图式理论为基础 ,指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建立正确的文化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逻辑图式是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 ,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来实践阅读的心理语言学过程 ,让他们在阅读前建立一定的图式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8.
由于我们对《墨子》涉及"十论"的早期文本历史所知甚少,因此在诠释这些文本的时候,难免需要依赖于某些预设。在这些预设之下,墨翟以一位哲学家、墨学创始人或者"十论"这套连贯思想体系的倡导者的形象出现。虽然这些预设可能没有错,但我们可以在方法论上暂时将其搁置,从而以一种新颖的方法来阅读《墨子》。这一方法更加关注"十论"彼此之间的差异、它们在《墨子》书中尚未固定的形式、以及代表"十论"的某些用语(如"非攻"与"节用")在《墨子》文本中鲜少出现的情况。这个新的方法还引申出另一种关于墨家思想的合理描述:在《墨子》一书被不同时期的作者与编者渐次处理的过程中,墨家思想也随之得以建构、成形。  相似文献   
179.
鲁迅思想的发生与清末留日知识界有关“革命道德”话题的讨论密切相关。这场讨论聚焦革命者的“私德”问题,经由《新民丛报》与《民报》、章太炎与《新世纪》的笔战扩大了影响,鲁迅在东京时期所作的诸篇论文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思想语境当中。对“革命道德”话题的关注、思考与回应,促使鲁迅初步形成了以“立人”为核心的进德观。他通过对“人”的内涵更新与“立”的方法变革,构成对儒家“立人”进德观的挑战与现代转化。鲁迅进德观的落脚点在如何塑造现代人格的问题上,也融入了借重文艺发扬精神的思路,形成了审美与道德融合的文学观念。鲁迅关于“革命道德”的思考从清末延伸至“道德革命”的五四时期,又在1930年代新的革命语境下再次被激活,对“革命者/启蒙者”的道德审视与批判构成了鲁迅思想一以贯之的脉络。  相似文献   
180.
著名非洲作家艾伊瘙簚奎瘙簚阿尔玛的小说《决译者》直面非洲的语言问题,通过一群译者形象将创造非洲共通语这一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演绎为可能的行动。小说展现出整体系统的思考方式、平等对话的人际交往、教育启蒙模式和阿尔玛对共同体的坚定信念等共同体诗学特征,为新时代的共同体话语建构提供了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