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1.
伊塞尔的"空白"论旨在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罗伯·格里耶的<橡皮>中随处可见的"空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性得到充分体现.两者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完美统一使得长期以来西方推崇的"作者中心"、"作品中心"转向了"读者中心",因此通过本文的论述得出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就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2.
求真与趋益是价值领域的两大主题。求真在于对特定对象世界的认知,趋益在于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满足。两者之间存在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复杂关系。关于“真”与“益”的关系问题,“益”的层次划分问题,价值学研究中意见分歧较大。本文试图以“二重价值”的命义重新解释求真与趋益之间的复杂关系。就真与益的价值归类问题言,有两种基本的意见:一是将真归入事实世界,将体现益的“利”、“善”、“美”归入价值世界。二是将真和利、善、美相并列,形成四种价值类型。倘如我们细心剖究,就会发现,这两种划分在逻辑上都遇到困难。关于事实和价…  相似文献   
113.
一、枯杨之稊——旧贵族出身的政治家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同他的光辉辞赋一样,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几千年来哺育了我国无数的仁人志士、诗人作家。但是,屈原的爱国思想不是一种孤立的、偶然的现象,更不是如胡适《读楚辞》所说,在当时为不可能之事。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国家大多数知识分子抱着“一天下”的思想,周游列国,待价而沽,头脑中差不多已经没有小社稷小国家的意识,这是事实。但是,在南方的楚、吴、越,一般人民族、地域的观念仍比较强。这些国家的人一般对自己的国家有着特殊的感情。这同这些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中一定程度上的相对独立发展有关。就楚国而言、拳鬻、子文、沈尹戌、申包胥、钟仪的事迹都说明了这一点。“越吟楚奏”成了不忘故国的代名词,并不只是语言上的一种偶然现象。  相似文献   
114.
“招魂”与“掌梦”之官《招魂》中还有一处疑难,同样是历来人言人殊,而迄今仍无定论者。这就是开头部分,特别是其中的“掌梦”一词。现将《招魂》的开头部分录之如下: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  相似文献   
115.
当代中国美学现状评析王建疆美学从来也没有象今天这样处在尴尬的境地.传统的形而上学的美的探讨由于无法与现实的审美实践相沟通而被束之高阁了,而现代以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的“形下而上”的美学也在后现代艺术①的光怪陆离之中失去了建构自己的支点.在一派眩惑之中迷...  相似文献   
116.
敦煌俗赋的文学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俗赋的发现 ,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使我们知道在“深覆典雅”的文人大赋之外 ,社会下层还流传着一种或讲故事、或调笑取乐的通俗赋体作品 ,使我们对汉魏六朝以来一些带有故事性、诙谐性和大体押韵的作品及其文体归属有了明确的认识 ;失传已久的秦汉“杂赋”也可借助敦煌俗赋而了解其大概  相似文献   
117.
一、学术经历 马世年(以下简称"马"):徐先生,您好!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受《甘肃社会科学》前主编董汉河先生的委托,对当前的一些学术名家作学术专访,以揭示他们卓越的学术成就以及沉潜在那些成就之后独特的学术动机、兴趣、理念与方法等.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访谈.  相似文献   
118.
文学起源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的传统观点需重新认识。本文认为劳动与文学都源于人类生存发展之需要 ,二者虽有先后关系却无从属关系。与文学密切相关的语言源于交际需要 ,文学则是在此需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级的交际工具 ;做为文学最早形式的诗歌 ,其“摹声又拟形”、反复嗟咏之特征 ,也与人类生存需要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9.
葛洪虽然曾以“文儒”自许 ,但真正使他扬名后世的 ,却是他在道教领域的不凡成就。与之相应 ,《抱朴子内篇》一直倍受世人重视 ,而对《外篇》的研究却相对冷落。通过对《外篇》的成书及思想倾向进行详细考辨 ,我们认为 :葛洪于晋惠帝太安元年 ( 30 2 )开始草创《外篇》 ,经十多年的努力 ,至晋元帝建武元年 ( 317)大体写定 ;他撰写《外篇》的主要目的在于留名、助教、资治 ;《外篇》的思想应以其自述为据 ,属儒家。  相似文献   
120.
<文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艺思想上承老子,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试图把<文子>的文艺思想置于春秋战国之际中华文化发展格局中,联系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探讨其文艺思想和道论、政治观、人性论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