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4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视角出发,改革的过程是权力逐渐下放的过程。市场经济和地方分权相互作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地方分权,地方分权激活市场经济的活力。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分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使宏观调控能力减弱。这是中央与地方双方互动的博弈过程,是市场经济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重构,需要制度与法律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树立科学的公平观,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新时期,实现依法治权就要以依宪治权为总纲,实行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同时努力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律素质并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   相似文献   
114.
尼采生活战争观是尼采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尼采的生活战争观,把社会生活战争化,在社会生活中倡导战争,鼓动好战狂热,为重估一切价值的理论和“超人”理论确定一个最佳的实现方式。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尼采生活战争观的错误根源,在于他在社会生活中不能正确把握好处理问题上的“度”,崇尚极端个人主义,片面坚持非理性的主张等方面。尼采生活战争观并未真正认识社会生活和个人。  相似文献   
115.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中国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条件下,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化引起了社会构成因素的多元化及利益群体的多元化,从而引发了社会利益如何分配问题.社会公正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本文在全面理解公正、社会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社会主义公正原则及其特征,进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社会公正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6.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的提出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我们要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7.
近年来,由于受传统的官本位意识的影响、政策和体制的不足、政府职能错位等原因,商人从政者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我们要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进行杜绝。  相似文献   
118.
在我国乡村社会长期的小农经济虽然自20世纪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变化的基本内容是适应现代化取向,但实质上,中国乡村的基本特性没有实质性改变,仍旧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经营数量不多的土地的生产方式没有变.土地依然是农民的衣食之本、生命之源.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农民的土地不断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119.
放眼国际,纳税服务成为西方税务行政文化的主流,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市场经济日趋成型,纳税服务也必将成为我国税务管理理念中的应有之义。目前,由于传统消极因素的影响,我国税务管理中仍存在不和谐的音符,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着手推动我国税务行政文化的嬗变,建构起纳税服务型的现代税务行政文化,是时代赋予我国税务部门重大而又急迫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0.
公共权力与公众利益都属于集合范畴 ,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应然状态下 ,公共权力应该为公众谋利益 ;然而 ,在实然状态下 ,常常出现公共权力异化的情形 ,不但不为公众谋利益 ,反而对公众利益造成巨大侵蚀 ,这与公共权力实质主体是社会公众不相符 ,所以 ,公共权力行使主体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增强自身工作责任感 ,自觉处理好自身身份的二重性关系 ,更多更好地为社会公众谋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