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徐东 《兰州学刊》2008,(4):199-200,24
教育实际上就是习惯的养成,一个人的习惯对于其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生活习惯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习惯。幼儿时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深刻而持久的。家长要从小培养,从小事抓起,通过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反复强化,通过家园配合等一系列措施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02.
新世纪之初,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并导致双方矛盾升级,这既不符合大学与城市互动共生的规律,也阻碍了两者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试图从高校办学和城市建设两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目前我国大学和城市互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将"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引入大学与城市的发展中,提出了大学与城市走和谐发展道路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3.
离异家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这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将儿童的心理灾难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是学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学校应从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的解体而存在着心理上的问题这一角度出发,来探讨采取什么样的学校教育策略来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4.
我国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转型后的新时期里,原有的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缺失,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对人本性价值的觊觎,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矛盾等,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重新审视并确立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显得尤为重要,应从教育主体需要和根本利益出发,寻求合理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5.
中学时期是学生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而自我概念如何将影响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并进而影响今后的发展。暗示在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着重探讨心理暗示对中学生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以及怎样利用暗示促使中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以便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6.
对于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社会各界普遍地感到不满意。当然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就其主要原因而言,是当今主导学校德育的德育范式——权威灌输式。虽然这种德育范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就是现在也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在社会转型期,随着民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确立,文化和价值观的多元,这种强制灌输型德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在当代,青少年学生越来越具有主体意识,面对日益丰富、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已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家长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的简单灌输。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尤其是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107.
杨福家先生不仅是我国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作为中国第一位颇有名气的"国际型校长",他在长期的理论工作、教育教学和高校管理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高校办学思想,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建设和高校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从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中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及中国教育的国际化三个方面对杨福家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作一简单的阐述与肤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8.
感恩意识缺失是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处于弱势境地的青少年极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和情绪,致使他们感恩意识的缺失。这一问题的成因又是由体制、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构成。因此,国家和社会有必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来予以应对,最终唤醒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感恩意识,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9.
我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跨越我国整个古代社会,经历了萌芽产生、顶峰兴盛、缓慢发展三个时期,与西方职业技术教育相比,我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具有教育行为强制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教学方法的创造性等特点,正因为如此,使得我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等都优于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采用问卷法随机抽取彝族地区386个幼儿及其父(母),测查父母对幼儿所采取的教养方式状况。分析认为,彝族地区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随幼儿年龄增长而增加;彝族父母所采取的消极教养方式多于汉族父母。因此,作者建议彝族地区父母尤其是彝族父母对幼儿多采取“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被试”等积极教养方式,少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分保护”等消极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