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8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新发展理念是重要的思想指导,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精准扶贫需注重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协调发展的科学诉求、绿色发展的品质要求、开放发展的有利条件、共享发展的价值旨归,更需在明确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精准扶贫的存在困境的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与引领精准有效识别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致贫原因、合理转变少数民族群众思想价值观念、积极打造少数民族地区绿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科学培育少数民族地区新型文化传承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文化精准扶贫体制机制等多元融合的方式方法,助推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精准扶贫实践发展,以期切实提升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精准扶贫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13.
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前身,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有效制度保障。在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践行群众路线,创造性地提出了"分组分队、包耕包产","三包两指标、四固定","四包制度"以及"包工到户、责任到人"等形式多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邓子恢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它是改革农村生产体制的初步探索;它是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实践典范;它是发展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时代先声。  相似文献   
14.
杨康 《兰州学刊》2024,(4):116-126
农村互助养老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并在具体实践中形成整体不佳和内部分化的服务结果。然而,关于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结果差异的因果机制仍未被有效揭示。基于山东登区岛村和浙江吉县里村的案例比较,提炼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结果差异的整合性解释框架。框架包括嵌入性情境、权力主体、制度设计三大要素,且要素间相互影响,形成三重机制。一是空间影响机制。嵌入性情境决定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结构基础,影响权力网络建构及其权力主体的理性行动,进而对制度设计产生影响。二是行为影响机制。在结构约束下,相关权力主体适应社会情境以采取策略行动,影响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结构及其能力。三是效能影响机制。在既定权力网络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的制度设计促进“设施—服务”和“参与—生产”有机转化,锁定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效能。三重机制共同作用,最终固化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结果差异。研究有助于打开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结果差异的内在机制和复杂机理,为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是增强学生获得感的现实需要,是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为此,可以从供给主体、需求主体、供给体系三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中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的内生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必须转变理念、构建框架、盘活资源、创新方式,改变传统的供给思路、供给内容和供给方法,系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6.
建设“大思政课”是时代的需要,它既是对既往经验的传承,又为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指明方向。西南交通大学全力打造的“中国精神”课程是在“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下的一次守正创新,课程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大力引入和整合西南交通大学校内外丰富的红色资源,不断增强课程针对性、提高课程有效性,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尝试以实践教学推进“大课堂”的建设、以资源整合促进“大平台”的搭建、以协同育人推动“大师资”的组建。“中国精神”课程在践行“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过程中,生成了一批“科研+教学+实践”的研究团队与教育基地,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精神”教学资源,打造出了“‘中国精神’微视频大赛”“‘精神引领,强国有我’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等多个品牌示范活动,引发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效应,对“大思政课”格局下的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是由我们党领导和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一种民族新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优秀代表,集中反映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精神风貌和心理品格。经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九十多年的风雨洗礼,红色文化呈现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特征,即政治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这些基本特征是我们在时代高起点上重新审视和更好传扬红色文化的根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18.
19.
阿多诺将真而不是美理解成审美领域的核心范畴,指出艺术作品的真理内容体现为对工具理性支配下制造的社会罪恶的揭示。他进而将激进的艺术形式与进步的政治意识相等同,为此还给出一套饶有说服力的理论论证。借由现代主义艺术来孕育现代敏感性,并最终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对阿多诺来说成为撼动铁板一块的物化社会的唯一有效的实践形式。由此,为使阿多诺赋予审美活动的认知严肃性更能站得住脚,我们有必要将艺术作品的真值条件的满足分为内部满足、外部满足:前者体现为艺术形式的不断变革,后者体现为成熟的主体意识在社会空间的形成。无论如何,局限于审美范畴来谈艺术的真值条件的满足或真理内容的实现是不自足的。  相似文献   
20.
中学品德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阵地,中学品德课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使教学过程充满魅力。通过对四川省乐山市部分中学的老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找出目前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趋势下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新方法,提出完善的课堂实践活动的有效对策,使思想品德课发挥出应有的学科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