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际上已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重要政策选择,就目前我国国情而 言,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成功转移到城市中来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国家对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策略以及对经济体 制的选择。本文拟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其制度性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宏观财务和微观财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有机地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宏观财务(国家财务)着重于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良性营运;微观财务(企业财务)则着重于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两者均在克服市场配置资源的盲目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分别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梁晓静 《管理科学》2002,15(4):28-32
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从提高金融风险抵御力的角度,亚洲各国各地区加快了货币合作的步伐,但在目前的国际金融环境和国际货币体系下,实行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仍有诸多限制条件.针对这一问题,从亚洲货币合作的内容、方式及合作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我国在合作中的地位及应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发展促进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经济学界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即"健康经济"来衡量和评价经济的发展。文章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剖析我国各个省市在促进"健康经济"发展上的不同表现,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为促进我国各省市"健康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达捷  董春 《四川省情》2000,(12):18-20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西部地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投资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大幅度缩小了指令性计划,简化了审批程序,扩大了企业的投资自主权、探索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及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的市场化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决策分层次、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格局。但是,目前西部地区投资体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伟  刘平 《天府新论》2004,(Z1):121-122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通过对最近发生的帕马拉特公司舞弊案进行分析,使我们认识到,要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机制,就必须从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健全市场约束机制等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7.
袁欣  陆莹 《理论界》2004,(5):197-197
在投保行为中,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投保之前的逆向选择问题和投保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情节严重的构成保险欺诈。因此,克服不对称信息对我国保险市场的负面影响是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一套基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决策的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竞标签订合同和项目施工两个阶段的系统。本文以马尔可夫链为理论依据,研究了国际项目在投标阶段的风险决策方法。通过建立投标过程的马尔可夫链和转移矩阵,利用马尔可夫的基本性质,最终求出项目投资的风险系数和盈利水平,为投标程序的各阶段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制度公正属于经济转型制度分析的价值理性范畴。在经济转型实践中,政府介入制度安排会影响到制度公正,即制度的实质公正与运行公正。结合制度公正的两个层面,对中国经验的判断是,政府的目标函数与偏好,直接影响制度的实质合理性和公正性程度;同时,政府权力运作规范和约束的有效性,决定着制度的运行公正程度。从政策导向上看,必须从经济增长型政府转变为社会公正(制度公正)型政府,做到以权利———义务的合理配置为内容的制度实质公正以及在宪政秩序内有效地约束政府权力的制度运行公正。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新保守主义自从60年代产生至今,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思潮。本文试图从新保守主义兴起的背景为切入点,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客观的分析其本质,以还原其最初产生时的真实面目。本文认为新保守主义本质上属于自由主义的一个新派系,是带有朴素保守主义色彩的对自由主义的回归和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