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崔子龙  卢融 《理论界》2005,(9):16-17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造振兴过程之中,面临着许多的经济问题,其中劳动就业问题历来受到广泛关注,这也成为振兴东北的突破口。劳动就业问题可以通过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同时也通过这两个层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2.
西部开发的“发动机”是投资 ,但由于西部地区的投资转移成本过高 ,阻碍了外部资金流向西部。从投资的空间流动理论出发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投资转移成本 (主要是投资交易成本 )进行了分析。良好的投资制度环境是降低西部地区的投资转移成本 ,形成对外部资金集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3.
90年代以来我国国债发行和国债回购交易迅速发展,产生了良好的作用。但我国国债回购市场发展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如缺乏完善的证券法规、回购交易行为不规范、证券回购交易期延长等,必须针对现存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从西方产权理论出发,对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实质及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借鉴意义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然后对我国上市公司制度结构现状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目前上市公司激励机来不足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5.
九十年代以来,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爆发了三次:一次是1992年西欧货币危机;一次是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最近一次是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有鉴于此,许多学者对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与思考。本文所考察的金融风险是指整个金融体系所面临的风险,是宏观意义上的概念。按克罗凯特(A.crockett)的定义,金融体系的风险是:“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不正常活动,或大量的经济和金融机构背负巨额债务及其资产负债结构恶化,使得它们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并可能严重地影响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而金融危机则指金融…  相似文献   
46.
钟升  杨耀 《南方论刊》2007,(2):61-61,60
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具体国情,通过发展信用衍生工具以促进信用风险在金融体系中的优化配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在我国现阶段情况下,应首先开发的是信用违约互换。  相似文献   
47.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新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企业文化带给商业银行以有形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法,而且是一种象征企业灵魂的价值导向,其核心是群体的"企业精神"。它包含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塑造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体现行业特色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并在实践中从教育培训、制度安排等方面加强我国金融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48.
房地产估价师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从事为特定目的评估房地产价值的专业人员。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估价师将成为未来最具潜力的职业之一。而建立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执业队伍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才是职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9.
现行GDP的缺陷与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联合国统计局公布了以环境资源核算作为附属体系的SNA框架即SEEA后,绿色GDP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现行GDP的缺陷,并从外部不经济的角度初步探讨了绿色GDP核算公式的理论构建,并说明了在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核算绿色GDP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0.
1999年 1月 ,美国《金融业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 ,全球金融业走混业经营的道路是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而使得我国金融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选择。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尚不具备混业经营条件 ,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性银行稳健发展的良好组织模式 ;在过度期内 ,我国商业银行可借助于这一组织形式实现综合经营 ,进而实现由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的顺利过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