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1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三角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等方法实证分析其三角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内,三者具有相互促进的正效应;但短期内,农业发展与城镇化只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并未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城乡孤立、二元结构明显。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之间关系扭曲已成为阻碍城镇化进程的基本制约,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和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2.
近两年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再度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和焦点①。而凸显制度或体制因素②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至关重要性,是此番讨论进展的一个明显标志。应该说,相对要素改善法、技术创新法等而言,体制分析法找到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有效转变的突破口。本文站在这一角度,拟对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转变与体制的相关性,作一初步分析论证。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生成机制;两种诠释在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文献著述中,涉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生成机制的研究,大致归为两种:一种权且称“阶段必经论”,另一种则可谓…  相似文献   
33.
产权理论最早是由以科斯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的,但至今国内外理论界对此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说法各异。如关于产权的本质,有人认为,产权就是财产所有权,指不动产,如土地、矿山、厂房设备、房屋等的所有权;有的人则认为产权指的是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还有的人认为产权有两种基本含义,即广义与狭义之分,第一种  相似文献   
34.
继1984年粮食获得创纪录丰收以后,1985年我国粮食生产情况却出现了逆转,总产量比1984年减少280亿公斤。减产的主要原因有三: (1)自然因素。1985年,不利的气候条件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据测算,由此造成的粮食减产约为50~100亿公斤。 (2)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表现为粮食生产投入下降,播种面积减少,耕作粗放。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粮食的经济效益低于生产其他经济作物。据统计,1984年四川省粮食每亩平均纯收入为22.95元,而经济作物每亩平均纯收入为83.41元,种粮  相似文献   
35.
李萍 《天府新论》1997,(5):18-23
在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与其它市场经济国家一样,面临着一个基本的经济学选择:在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者的市场或政府之间进行选择。[1]。而作出理性选择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探寻市场调节怀政府干预最佳耦合的过程。一、市场优势假说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内在的运行过程,实现着社会资源配置的任务。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手段是价格。各种资源和商品相对价格的高低,既反映出它们各自相对稀缺的程度或供求状况,也反映出具有明确产权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得失乃至利益损益程度。一般来说,某种资源愈稀缺,其价…  相似文献   
36.
自建国以来周恩来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作了大量工作,提出了许多符合实际的理论观点,并为实践这些理论和制定贯彻正确的方针政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是我们宝贵的理论财富,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坚实的基础。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周恩来提出的理论观点成为邓小平理论的奠基石在探索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周恩来提出的许多理论观点都具有全局性的指导作用。其中有两条重要的原则对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邓小平理论的奠基石。第一,搞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的原则。他曾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积极性不…  相似文献   
37.
亚当·斯密是英国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他使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在他的主要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中,是从分析分工、交换开始的,而所以会产生交换,是由人类的本性“利已心”所引起的。对斯密的“利己心”的思想,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一般持批判态度,认为这纯粹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是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的反映。实际上,这种评价是不够公允的。在《国富论》中,斯密写道:交换“这种倾向,为人类所共有,亦为人类所特有,在其他各种动物中是找不到的。……别的动物,一达到壮年  相似文献   
38.
实现价值规律的自觉利用,需要改革传统的经济体制。提出这一命题的原因在于价值规律的内容、存在条件与作用都离不开市场机制。讲到价值规律的内容,最关键的是价值量的决定,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实践上价值量的确定都先于价值的质的确定。这是因为在交换过程中,当事人所关心的只是他自己的商品能够交换多少对方的商品,对于他们至关重要的是交换的数量。至于双方的商品为什么可以作这样的比较,为什么可以化为不同的比例,交换者是不关心的。诚如马克思所深刻指出的,劳动产品的价值性质,只是在它们确定为价值量的时候才表现出来。那么,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呢?价值量的决定过程,就是市场机制作用条件下的社会核算过程。这种社会核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把复杂劳动化为简单劳动;二是把个别劳动化为社会必要劳动和把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三是把私人劳动化为社会劳动。  相似文献   
39.
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工业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道路选择;并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推进方式也存在客观差异。因此,探索和研究西部工业化发展道路和方式,我们决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理论,照套国外发展经济学的一些理论,也不能简单地将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的模式硬套到西部。西部工业化发展研究,应深入西部实际,剖析工业化的基本条件,揭示工业化运动过程的特殊性,并联系当代新的科技革命特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才能为新的历史时期西部工业化与现代化发展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0.
关于国有企业职工的分配公平观的分析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国有企业职工的分配公平观的分析及其调控李萍国有企业分配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形成分配→激励→效率→效益→再分配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抓好分配这一环节。也就是说,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分配的激励作用,促使企业高效率和高效益地发展,从而为再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