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8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近年来,国内、国际形势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情、国情、党情均发生了新的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日益凸显,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已然成为新时代的鲜明特色。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十九届五中全会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色。其中,“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得尤其鲜明。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新时代中国的生动诠释。约言之,时代场域、崭新图谱、价值意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三维基本向度。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的伦理价值是一个集良善性、合理性和正当性三要素于一体的综合体,协商民主的良善性、合理性和正当性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共同构建了协商民主伦理的价值所在。协商民主的良善性是基础,是目的善和手段善的有机统一;合理性是前提,是实质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的有机统一;正当性是保障,是协商民主理念、原则、制度、程序和实践行为的有机统一。从伦理价值角度出发,分析协商民主的良善性、合理性和正当性,廓清协商民主良善性、合理性和正当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贯通协商民主的基础伦理体系,形成具有前后相继的递进性和逻辑一贯性的协商民主理念和制度。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为推动全球治理提出的"中国方案"。它以增进整个人类社会的福祉为根本目的;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主要目标;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主要方式;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指导;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为保障,开启了全球治理新时代。在全球性问题集中爆发、"搭便车"国家增多、传统治理机制"失灵"、安全困境尚未走出、国际组织种类繁多且兼容困难的背景下,中国要循序渐进,从打造区域经济一体化入手,借共建"一带一路"之际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升中国的战略引导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坚实贡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改革的思想,为当代中国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人对改革的论述,推进了中国的改革进程。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要以马克思主义改革观为指导,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注重改革的渐进性、系统性、协调性、全面性,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5.
现存原始资料并不能证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转向是偶然事件的结果.相关原始资料中,只有维尔阿杜安的《君士坦丁堡征服记》主张“偶然事件论”,其余的或者主张阴谋论,或者反映了阴谋的存在,或者谴责威尼斯人.但维尔阿杜安的记载并不可靠,他写作的时候西方正在质疑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合法性,为了替自己和十字军首领们辩护,他写了回忆录,设法隐藏事实真相,把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转向解释成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结果.奎勒尔等现代学者依据维尔阿杜安的记载,辩护“偶然事件论”,他们的观点也没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青少年爱国意识急剧下滑.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俄罗斯从多方面加强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从俄罗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举措、特点、利弊及启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释.其中,一些举措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模式建构,是形成其长效机制的重大理论难题.必须立足现代教育平台,运用伦理学、教育学和思政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强“治道”内化,增强实践外化,打造道德品牌,系统建立“‘治道’内化·实践外化·品牌升华”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提升模式,形成“以内化为主导·外化为常态·品牌为导向”的内、外化互动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8.
推进以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方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促使就业观念由传统型向市场型转变,促使就业认识由感性向理性升华,促使就业思维从线性到非线性转变;创新就业方式,使之由被动性就业向主动性就业发展,由饱和性就业向增长性就业发展,由稳定性就业向竞争性就业发展;提升了就业效果,表现为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9.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精神为契机,对民族精神具有的精神内涵,及其与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回顾,对民族精神发展历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变革进行了阐述,并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中,民族精神的顶层设计与人文渗透两个方面探讨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创新,提出在当前民族精神教育中应以教育创新为根本,以人文渗透为目标,以情感体验为核心,以民族音乐为途径,大力培养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0.
劳动天职观的理论来源是虚幻性的宗教教义;劳动天职观的世界观是资本主义精神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决定论;劳动天职观在劳动意义论上把劳动视为目的本身,颠倒了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韦伯劳动天职观实质上是一种极具虚假性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其目的在于掩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掩饰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事实,掩饰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为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进行合理性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