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0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1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323篇 |
理论方法论 | 21篇 |
综合类 | 222篇 |
社会学 | 4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15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赵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37-46+182
增进共同性是新时代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方向,而民族工作的主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意识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实体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就意味着增进共同性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要求。从关系实在论的视角看,共同体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生共在的社会关系模式,由具有共同性的多元主体联结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基于多维关系联结而成的复合型共同体,不管是从民族关系、地方与整体关系,还是从个体与国民共同体关系来看,共同性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和命脉。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需进一步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助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共同体。因此,需要以国家认同和国民身份为关系纽带,增进政治之维的共同性;以共同富裕和共同利益为关系纽带,增进经济之维的共同性;以共有精神家园和文化认同为关系纽带,增进文化之维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蔡文华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西南解放后,党所面临的复杂局势对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干部中出现的一些畏难情绪、享乐思想和攀比心理等不良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领导的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新生政权等工作任务的顺利实现。邓小平认为干部作风关系到党的执政安危,他要求领导干部严格按照政治纪律和组织制度加强学习、规范言行,自觉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等倾向,切实依靠群众推进各项工作。虽然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不同的时代环境和历史任务,但是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根本要求都没有变,还是要遵循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切实践行群众路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确保干部队伍具有优良的作风,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25.
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国家,自然资源十分贫乏,最为宝贵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新加坡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新加坡政府一贯倡导的廉洁勤政、精英治国的理念以及推行的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的治国策略,更得益于其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特别是公务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社会整合是执政党的主要功能和共性使命,是社会一体化过程中执政党整理、组合、统筹、调适作用的积极发挥。国外执政党发挥整合功能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共产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本文从利益协调、人员整合、意识形态及其机制等四个维度出发,对国外执政党整合功能进行了历史考察,力求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促进和优化执政党的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29.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共享单车作为分享经济的新兴产物,很快就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但由于共享单车乱投乱放等问题的出现,一些地方政府频频出台"禁投令",让其陷入了一个禁治两难的局面.为有效解决共享单车治理中的困境,可考虑引入协同治理理论,在共享单车协同治理中坚持多元主体互动,秉承结果理念、顾客理念、共享理念,构建事前预防、事中协调、事后奖惩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0.
自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后,我国乡镇体制几经撤并乡镇、改革机构,未有实质性变化,存在问题亟待改革.目前研究我国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着撤消论、保留论、自治论等观点,本文则认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要求应从乡镇机构改革的根本方向、基本保证、必然途径、有效方式、有力措施、必然趋势等方面创新,努力探索区镇合一、镇改街、镇管社区、社区共治、网络化等改革模式,探索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