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8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社会陷入了民族危机加深和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双重困境,清王朝统治出现了功能性障碍,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不得不推行改革,史称清末新政。但是事与愿违,它并没有达到挽救清王朝的目的,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清末新政的失败是历史必然性和主体选择错误性互相作用的结果,这启示我们改革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既合乎规律性,也合乎目的性,在尊重历史必然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2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场域中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赓续与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集体认同意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亦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从历史逻辑的视角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历史发展链条中逐步生成和敞显的,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是一个连贯的、前后相继的历史进程。就现实逻辑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关系融洽与和谐,进而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基础和前提,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通过“认同谱系”(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营造一种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团结氛围。在新时代场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3.
核威慑问题涉及军事、政治、国际关系、科技、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是一个极为敏感又牵涉面广且同人类的和平、安全、幸福以及身家性命密切关联的问题丛。核威慑关乎生命价值和尊严问题,关涉政治权利的正当性问题、传统战争伦理规范的适应性问题、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问题,涉及主权、人权与国际正义的困境问题。核威慑的伦理问题错综复杂且牵涉面广,人类迫切需要发展核威慑伦理理论,提升自身对核武器的实践理性能力。  相似文献   
24.
民族大学生在思想文化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促进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他们的民族心理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相统一、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相协调、原发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相适应三大要务。  相似文献   
25.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毛泽东在总结和概括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贡献。对毛泽东的这个重大贡献,今天我们也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阐述其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26.
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是巨大的,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创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使中国人民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二是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使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三是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力图探索出一条有别于苏联、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7.
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之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识形态管理作为一种运筹性要素贯穿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构建和创新、传播和转化、交流和交锋三个方面。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失败的教训: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日益僵化与荒芜;意识形态教育管理方式的粗暴与强制;执政后期舆论领导权和管理权的反弹性丧失;领导人的"真理垄断"以及信仰背叛。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的启示是: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与时俱进;实现我国意识形态管理思维战略转型;夯实舆论阵地建设强大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8.
埃德加.莫兰提出的复杂性方法包含复杂事物同时发生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的双义性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一个重大问题的市场经济也需要用复杂性方法来考察。市场经济带来社会生产的效率同时导致分配上的贫富分化构成它基本的两面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注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用而否定了它,而邓小平重新发现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长处而肯定了它。怎样利用市场经济的积极方面而又克制它的消极方面?那就是同时应用市场经济和它的对立物--社会保障体系,使它们在相互对立和相互补充中形成辩证的互动关系,从而建立起既具有效率和活力又保障普遍的基本福利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29.
生殖健康与身体政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分娩的近代化过程中,生殖问题并非由妇女单独一方主宰,而是国家政策、市场导向、社会需求、家庭结构、村庄利益、生育文化和妇女本人相互博弈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妇女逐渐形成能够贯彻自我意志的生育主体,但国家和市场也开始更加有效地介入妇女身体,潜在影响妇女自我意志的形成。在研究中,要采用多元交叉的视角,重视国家、资本、文化的交叉作用,也要注意到妇女的能动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30.
党内关爱机制在内涵上要注重取向性,在内容上要注重全面性,在功能上要注重渗透性,在形式上要注重动态性。要按照普遍关爱与重点帮扶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理论关爱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情感关爱为主且情理结合的原则,建立多元的关爱机制关心教职工党员的全面发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教职工党员的优质发展,建立合理的关爱规范形成职工党内关爱制度保障,建立长久的评价机制促进党内关爱机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