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农民组织是创造农民合作空间、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外部力量推动下成立的农民组织往往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融合过程,根据农民组织成立的缘起,可将其划分为内生性和嵌入性农民组织.借用此分析框架,文章以某村基于项目而成立的社区发展委员会这一嵌入性农民组织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其成立过程、开展活动、发挥作用、运行困境,认为嵌入性农民组织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社区农民的内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减贫经验国际化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研究和学习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减贫经验成为国际发展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的热点。本文以中国减贫经验的国际化为主题,从减贫的视角切入,主要从中国贫困的变化、中国减贫的基础以及中国减贫的动力和要素等方面对中国发展经验进行简要讨论。本文认为,中国的减贫经验一方面是中国特定历史、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在全球化条件下融入全球经济过程的附属物,更已经发展成为了全球发展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府的主导作用、优先发展农业以及将农村工业与相应小城市的发展有机地连接起来的经验是中国发展和减贫经验国际化中的重要内容,而如何将中国发展与减贫经验的实质性内涵与国际社会进行有效分享而非将其机械化地复制是中国经验国际化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3.
乡村的创造性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来大陆做学术访问的黄应贵教授,这个(2008)初夏来到北京,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展开他的三次演讲,演讲的内容多集中在经济人类学的领域,特别是探讨新自由主义世界经济环境下的地方社会与文化的问题。在此之前我还清楚地记得.2005年的秋天我特别邀请他来中国农业大学参加社会学系主办的首届“乡土中国研究的新视野国际论坛”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2007年第一期开始对栏目与内容做了调整,主要目的是一方面试图突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特色,另一方面能够立足于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前沿。我们理解,一个学术期刊的内容与栏目设立若过于宽泛,虽可以海纳百川,却也可能失去重点,缺乏特色;若过于狭窄,虽可以做到文章主题的整齐划一,但也可能趋于刻板,缺乏创新。宽与窄本来就是过犹不及的,要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折中点也是进退两难之事。中国农业大学的农村社会科学与发展研究有着朴素扎实的作风和长期的农村研究与实践沉淀。以此为依托的中国农…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产业—产业兴旺的一种社会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兴旺不是单一农业的发展,而是乡村的整体进步。 本文从产业与农民关系、产业与乡村关系的视角审视产业兴旺的内在构成、内容和特点。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话语体系的产业特征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 产业兴旺既要满足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更要满足农民自身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产业兴旺只有限定在乡村范围内且以农民为主体才具有实际意义,产业兴旺只有建立在乡村整体价值基础上并与乡村价值体系相结合才具有可能性。 任何排斥农民的农业、排斥乡村的产业,都与产业兴旺相悖。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乡镇政权角色和行为的社会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静  叶敬忠 《社会》2007,27(3):178-178
本文按照“结构 / 制度”和“过程 / 事件”两种研究取向,梳理了社会学界对1980年以来乡镇政权的角色和行为研究的成果。前者解释了乡镇政权由于考核评分体制的压力而被动产生失范行为的原因;后者以动态的、微观的研究视角分析具体事件过程中乡镇政权的行动者其角色和策略选择。“结构 / 制度”和“过程 / 事件”研究并不矛盾,可以相互借鉴。综合上述研究,文章认为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政权在“国家”和“农村社会”新型互动关系中的角色和行为的研究也可借鉴上述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