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40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当事人与正当当事人是外延不同的两个概念,作为诉讼主体的当事人应是案件的正当当事人(适格当事人,而程序上的当事人由于未必与诉讼标的有利害关系而不一定能成为有诉讼主体资格的正当当事人。正当当事人与程序当事人的判断标准是对诉争的实体法律关系是否有一定的实体利益关系,并在这种判断标准下对正当当事人的种类作了归纳。应允许一定条件下依诉的利益成为正当当事人,以扩大正当当事人制度的保护范围:对正当当事人的审查应在诉讼中进行,以维护程序的实质作用;正当当事人制度有利于诉讼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2.
姜茹娇 《学术界》2005,27(4):226-230
现行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是经过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而创建的,它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本文将着重从知识产权跨国案件的司法角度,就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法制的理论与实践进行阐述和分析,探讨知识产权国际私法的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153.
刘继勇 《理论界》2006,(3):112-113
提单是一种物权凭证,因此国际海上货物运输要求凭单交货。但实务中无单放货却频频发生,导致纠纷不断。本文基于提单的物权效力探讨承运人对无单放货的法律责任,并提出立法建议以完善凭单交货制度。  相似文献   
154.
乌拉圭河纸浆厂案是国际法院对环境事项进行管辖和裁判的新近重要案例。争议围绕乌拉圭单方面在界河边授权修建和运营纸浆厂是否违反了乌拉圭和阿根廷关于界水利用的条约而展开。乌拉圭是否违反界水利用的事先通知义务,是双方争议和法院裁判的一个焦点。国际法院作出的裁判有助于加强事先通知义务在跨界水资源利用中的习惯法地位,也对跨界水资源丰富的中国开发利用跨界水资源的活动提供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55.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很好地落实了该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要求,高屋建瓴,追踪前沿,注重国情,接轨国际,体系相对完整,内容较为充实,是一部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立法。  相似文献   
156.
2008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了<鹿特丹规则>.该规则较之以往的<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在承运人的义务与责任方面有所不同,这些不同反映出<鹿特丹规则>对承运人的影响并进而揭示出新规则对承托双方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7.
民航是一个具有密集监管属性的行业,民航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监管。目前,中国民航监管体系正处于改革密集期。在有限的机构和编制下,为适应新时代民航发展的需求,民航监管体系必须持续创新。创新监管的总原则是在持续简政放权的基础上,结合民航监管的特点与现实需求,对传统民航监管的理念、手段和方式等进行创新,以提升民航治理水平,解决民航现实问题。在民航创新监管改革的具体路径上,则需要提升监管效能,推进民航精细化、集约化监管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及创新民航监管手段等。  相似文献   
158.
本文通过对可仲裁性概念的界定,从主客观两个标准对知识产权争议的可仲裁性进行分析,对实践中各国及中国的立法的比较研究,以其寻找到知识产权争议可仲裁性问题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立法及实践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9.
英国的法律教育注重实践及培养职业性的法律从业人员,是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具体到教学方法上,即形成了独特的导师制和判例教学法。其中不乏值得我们借鉴的法学教育方法,本文仅通过对英国法学教育的理解认识,来探讨英国法学教育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0.
专利权的可获利性使得专利权在取得的同时就必然有了被侵权的风险。如何能够有效的制约专利侵权行为是完善专利保护制度的关键所在。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专利权的实质、专利侵权行为的特征以及专利侵权行为的司法制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研究如何使法律更有效的制约专利侵权行为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