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8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44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95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十一五"时期减排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为完成"十二五"更加严格、全面的减排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十二五"时期我国污染减排也面临存量减排空间缩小、后续减排难度增大、新增减排领域能力建设滞后、企业减排信心不足、污染治理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为此,应着力推进减排技术与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以确保"十二五"减排目标顺利实现,全面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2.
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农村金融增量式改革续写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新篇章,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急剧增加,竞争性增强,但由于现阶段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落后,不能适应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的快速增长,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农村金融供给跟不上需求的步伐转变成农村金融监管跟不上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脚步。因此,创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成为破解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突破口。  相似文献   
53.
工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是提升我国工业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之一。使用时间序列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当前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二者之间呈“工业主导、服务业从属”的关系,即工业自身内循环特征较为明显,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弱,依赖程度较低,服务资源对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显现;服务业增长对工业品投入还有较高依赖,依靠服务业自身投入获得增长的能力还不显著。在分析了抑制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后,相应提出了加快服务业发展、强化工业和服务业联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4.
工业技术进步是促进工业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正处于由吸收创新和适用创新向自主创新和突破创新转型提升的过渡阶段。工业技术进步取得显著进展,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在带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提高了整个工业的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引领支撑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十二五"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面对资源压力、环境约束、比较优势转变和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工业化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任务更为艰巨和繁重。"十二五"期间促进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完善外部环境和创新组织方式,并从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基础战略、两化融合战略、绿色发展战略以及自主品牌战略五个方面推进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55.
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成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力量,其发展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和现实发生条件。随着我国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农村产业基础的日益夯实,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在部分地区逐渐完成从“退回来”(被迫式返乡创业)到“跑回来”(主动式返乡创业)的转换。近年来,处于珠三角经济辐射带的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通过减少和消除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信息、成本和能力障碍,激发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在积极性,为提炼政府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逻辑提供了重要的案例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56.
孙婧  沈志渔 《创新》2016,(1):114-121
文章基于合法性理论,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剖析转型期民营企业面对制度约束所运用的合法性获取行为,并归纳出合法性获取战略。通过对两个案例企业分析发现,企业借助法律法规、借助权威、公关活动、知识普及、道德活动,以及企业家形象塑造这几种合法性获取行为,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合法性水平。  相似文献   
57.
基于东江湖库区135份微观调查数据,以耕地作为可交易自然资源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计算耕地资源价格分析可交易自然资源的定价机理。结果表明:在2012年的技术和物价水平下,农户将每亩耕地资源用于种植水稻、玉米、生姜、板栗、茶叶和桔树所产生的耕地年地租均值分别为:295.01元、154.56元、955.08元、339.75元、764.01元、857.05元。实证分析表明,可交易自然资源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价格揭示的消费者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58.
周民良 《创新》2013,7(1):33-36,126,127
建设制造强国,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过程中,制造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2年稳中求进目标的实现印证了这一点。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思路,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现实不足与制约因素,坚持反泡沫经济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政策促进制造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59.
吕铁  贺俊 《学术月刊》2013,(7):78-89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经济属性是外部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合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基本逻辑是,尽可能促进产业外部性效应的发挥,同时尽可能引导产业发展向着多重均衡中的有效均衡演进。相对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范式呈现出高技术机会、低可收益性、低技术进步累积性和更通用知识基础的特征,因而,更接近于"熊彼特Ⅰ型"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产业政策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惰性",使得中国既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独特的技术范式存在错配,并在形式上表现为政策边界不清、政策瞄准效率不高、政策工具不足和政策实施不力等问题。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出发,未来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必须通过深刻的反思和积极的重构,促进产业结构政策重点从调整结构向提升能力转变,产业科技政策重点从塑造精英向形成系统转变,产业组织政策从促进集中向培育生态转变,区域政策从激励投资向完善环境转变,开放政策从驱动增长向整合资源转变。  相似文献   
60.
从总体上看,当今世界仍然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中国改革开放30年,实质上是加速推进工业化的一段特别辉煌的历史。中国工业化不仅彻底地改变着中国的面貌,而且极大地改变着整个世界的工业化版图和国际经济格局,特别是使得200年~300年来一直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运行机理的世界工业化过程中,演绎出一个13亿人口的巨大经济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迅猛推进的工业化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