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15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62.
63.
64.
65.
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我国非正常死亡3000万人是个值得商榷的观点,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考量和原因分析.文章以1955 ~1957年平均死亡人口作为基准,结合1953~1964年死亡漏报及其纠正的状况,可以估算出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约为400 ~ 500万人.非正常死亡人口在分布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结构、年龄结构以及性别结构上的差异.此外,造成大量非正常死亡的原因非常复杂,难以从单一的因果关系中寻求答案.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批非正常死亡人口是以饥饿死亡类型为主、其他死亡类型为次;以抗灾能力不强引起为主、以地方救灾失误引起为次.尽管非正常死亡几百万人的教训值得反思,但不能抹杀中国政府应对饥荒所做的努力及其取得的成效,更不能借此上纲上线,意图否定新中国前30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6.
基于对中西部地区15个省份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社会认同度为研究视角,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代际差异、性别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整体偏低,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代际及性别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与其就近城镇化意愿显著正相关,且第一代女性农业转移人口受到的影响作用更明显。从各项指标来看,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受职业技能水平、子女教育状况、职业升迁机会、户籍状况、与市民的关系、工作环境、工作时长、居住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均大于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女性农业转移人口更关注子女教育水平、工作环境、工作时长、居住条件和物价水平。  相似文献   
67.
在俄国革命中,经济派主张工人运动“自发论”的错误思想盛行,这对激发工人群众的革命热情极为不利。针对这个挑战,列宁高度重视理论斗争对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提出把科学理论从外界“灌输”给工人群众,以抵御思想侵蚀、凝聚革命力量。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意义,明确其时代价值,寻找出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与当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契合点,是正确发挥其优势作用的前提和基础。21世纪以来,“两制并存”背景下中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激烈。无产阶级政党充分发挥列宁灌输论的优势作用,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已经成为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当代适用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8.
为图书馆使用作品设定合理使用制度是国际通例,但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正面临日益增多的争议。单纯从侵权责任构成角度分析,合理使用行为本质是一种侵权行为,只是法律拟制将该行为合法化,所以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适用条件较为严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及相关权常设委员会第三十四届会议制定的《关于图书馆和档案馆限制与例外的非正式表格》具有较强借鉴意义,我国图书馆合理使用条款较为粗陋,应借鉴该非正式表格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后,我国国内矛盾和面临的国际形势都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理念,以之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十九大报告重申了这一理念,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这一问题,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对之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如何按照中共中央部署,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真正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我们当前理论和实践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下面的几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推进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自觉性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0.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革命不仅是一次真正的革命,而且这个革命不同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一次社会革命。一国胜利论是列宁运用历史辩证法解决俄国社会发展前途问题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不是主观的幻想,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科学分析当时具体条件的结果。新民主主义论,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所取得的一大理论创造,是毛泽东从世界历史的高度考察中国革命性质和方向的成果,而革命的领导阶级从民族资产阶级向工人阶级的易移,构成中国革命性质发生重大历史转变的重要依据。系统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历史逻辑,对于正确认识其在中国社会主义史中的历史地位,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未来探索,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