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428篇
社会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论高薪养廉     
高薪养廉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对高薪养廉的质疑出发,主要分析“高薪”能否养“廉”、我国是否具备实行高薪养廉制度的土壤、现在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是否不低、薪水多高才算高薪等几个重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逐步落实高薪养廉政策的具体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522.
自从1981世界发现第一例艾滋病和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国蔓延,严重威胁着世界各族人民的生存与发展。艾滋病已不再是个人隐私问题,也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而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当今医学界尚未找到治愈艾滋病的妙药良方之时,唯有加强预防与控制。然而如何最有效、有力地预防与控制艾滋病,这始终是世界各国都在孜孜以求却仍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健康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入手,针对普通人群进行宣传教育,从而让普通人群了解、掌握艾滋病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降低危害,让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中发挥其独到的最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523.
作为中华文明的早期成果———神话,不仅大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而且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源头。因而,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研究中国神话始终是学术界一个重要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24.
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云南已把建立通向东南亚的西部国际大通道作为自己的发民目标。因此,对面向东南亚国家的语言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需要更多的既有熟练的语言技能,又具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25.
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要实现高校的和谐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在树立大学理念,进行科学定位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上下功夫,促进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26.
边疆少数民族妇女流动的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边疆少数民族妇女作为研究主体,不是一个变量;引入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边疆少数民族妇女流动的结构,不仅有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分类、婚姻状况的不同,所表现的特征也不一样;少数民族妇女流动不仅有水平流动,也有垂直流动,即向上和向下的流动,关键是教育.只有提高少数民族妇女的受教育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妇女的地位.  相似文献   
527.
中国和越南是邻邦,语言、文化交往甚早.越南歌筹中的汉文化就是中越文化密切交流的一个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28.
中国哲学是以"道"为本源、本体和境界,以"言道悖论"为其内在性的本质问题或基本问题,以"行道"、"体道"为"得道"的基本路径和思维方法,力图在现象性生活的内在超越中,进入"道"所指示的境界的意义论或价值论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中国"哲学的突破",以"所行之道"向着本源、本体和境界之"道"的理性升华为标志.而"道"作为中国"哲学的突破"的标志,则无疑是<老子>哲学的原创.  相似文献   
529.
人的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成长时期,有的儿童在心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问题.面对"特殊儿童",有的人尝试用音乐教育来对他们进行心灵、智慧及爱的启迪,以规范其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弥补其初始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足,让其健康成长,回归社会.这些有益的方法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30.
晏红 《管理科学文摘》2010,(11):147-147
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三大转变时期,学年制管理由学分制管理转变在三大转变中处于较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实行学分制后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心理、行为等方面对学分制下出现的各种学生管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