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迺贤的<上京纪行>诗描绘了奇异的塞外风光,反映了草原民族独特的风俗人情.而少数民族诗人以汉语来写异域风俗人情的诗,在此前的文学史上实不多见.迺贤不仅是元代的一位少数民族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一位葛逻禄氏诗人,他的<上京纪行>诗,就成为文学史上唯一一组葛逻禄氏诗人所写的反映异域风俗人情的诗,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22.
建安前期文人的用典,具有鲜明的总体特征.首先,呈现出相对自然的特征.这种特征不仅表现为典故本身与作者情感之问的感发是自然的,典故本身的内涵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之间的联系是自然的,而且表现为用典方式也是自然的,无刻意之痕.其次,带有明显的实用目的.建安前期文人创作中的用典实践,既使他们对文学的文体特征认识加深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学风格的形成;又促进了建安文人文学观念的深化,加深了他们对文学情感特征的体验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3.
张振龙 《齐鲁学刊》2015,(2):113-118
曹操和曹丕对《诗经》的接受,最直接的就是表现在他们的作品对《诗经》的引用上。曹操、曹丕对《诗经》的引用,既有对前代文人引用《诗经》传统的继承,又有发展。就他们引用《诗经》的总体情况、方式、目的和特征而言,有同有异。这反映出他们不仅对《诗经》的接受有相同的一面,而且彰显出他们对《诗经》接受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4.
张振龙 《齐鲁学刊》2012,(1):116-120
孔融作为建安文学前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明显地体现出从汉代文学向魏晋文学转变的特征。这些特征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孔融诗文中的用典彰显出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一是在用典的数量与范围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二是在用典的方式上更加灵活多变,用典的方法有了进一步拓展;三是把文人的用典从传统的引用向真正的用典在实质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25.
126.
《金瓶梅词话》的数词有8类,囊括了近代汉语数词的所有类别.它的组合能力和语法作用,凸显了它的近代汉语特色,表现出了它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对现代汉语的传承,对汉语语法史研究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7.
王丹 《天府新论》2019,(2):63-69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是科学审视语言批评“中国化”过程中的特定知识取向及其运作实施,检验其思想成果和正反效应的理论前提和现实根据。这一意指包括双向交互的两个层面: 其一,对于从语言维度出发来研究文学、文学活动的语言批评而言,“中国化”不仅是一个必须遵循的基本立场,也是一种实践活动的探索性过程;其二,对于“中国化”的知识诉求与贯彻来说,在强调语言批评必须关注当代中国的文艺现实和文化传统的同时,还需反思这种诉求对准确理解和科学运用语言批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一种特殊的被动形式——定中型被动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中型被动式不同与一般主谓型被动式,它是一种以受影响性的名词性成分作为指称中心语,以具有影响性的动词性成分作为修饰语的定中短语。定中型被动式与主谓型被动式地位相等,与主谓型被动式之间存在变换关系。定中型被动式也可以分为无标记和有标记两种类型,其中有标记定中型被动式也经历了以“于”字被动式为主流类型。以“为”字被动式为主流类型.以“被”字被动式为主流类型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9.
一些文献把关联词“X来”看作是由同形的动词短语固化而来的,这一观点存在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在对历史文献重新认识发现,关联词“X来”的历史来源应是数词和语气词“来”的句法组合,在高频使用及词汇双音化的促动下,“X来”的内部结构关系渐渐模糊并最终发展成为关系更为紧密的复合词.  相似文献   
130.
<正>对于古代女性,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女性史、婚姻史著作甚多,亦不乏煌煌巨著。对于古代礼制、礼学等,学者们亦进行了不少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者有之,而专门研究女性礼教者则少有。多年来,吴从祥博士勤耕于这片"学术荒原",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其博士论文《汉代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