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朱谦之的《周易哲学》以其对儒家美学的创造性阐释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考察传统美学的现代传承和演变提供了直接参照。作者对《周易》"默识"说的论述是对儒家审美方法的激活和彰显;对"真情之流"的论述是对儒家情感美学的承继;对《周易》时间美学的论述是对儒家时间美学的深化;对本体之"神"和"意象中和"论的阐发是对儒家美学本体论的拓展。  相似文献   
22.
姚圣良 《中州学刊》2023,(4):125-130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中的黄帝形象,一是以道为本,又兼具法家色彩,从老庄的“虚无”转向了黄老的“务实”;二是集国家权力于一身,表现出一统天下的封建君主化特征;三是神性彻底消失,由此前的人神合一变成了纯粹的世俗之人。该书中的黄帝形象,是战国秦汉间“百家言黄帝”这一特殊背景下的产物。在黄帝人文初祖形象发生发展的链条上,该书的贡献虽不及《史记》,但也构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23.
张延俊 《殷都学刊》2011,32(1):114-116
《文学书官话》问世于1869年,比《马氏文通》早出30年,是我国最早一部用白话文编写的现代汉语官话研究著作,对我国白话文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创立了现代汉语教材编写的范式,提出了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反语等修辞格理论,根据汉语特点将现代官话词类划分为十五种,开展了句法、语义和语用研究,奠定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甚至影响到了国外的语法研究。  相似文献   
24.
审美泛化论是当前文艺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它通过言说文艺审美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之间的源流关系,将后者纳入文艺学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又认为文艺学难以应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需要转型走向文化研究。这种理论逻辑具有明显的矛盾性,并暴露出当下文论研究中“审美”内涵的漂浮不定和“审美本质主义”的存在等突出问题,值得重视和检讨。  相似文献   
25.
1954年批评界对于路翎的批评,是一次正常的文学批评,其中呈现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和诉求,从中我们探究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原则和理路。由于随后路翎在胡风事件中的遭遇,这次正常的文学批评没有得到学术化的梳理和审视,以致误导了我们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理解。  相似文献   
26.
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教师教育能力,亟需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构建一体化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二是增加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内容;三是建设结构合理的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资队伍;四是健全教师教育专业实习的监管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7.
李佩甫是地地道道中原说书人的角色。他完全用中原人的思维方式和说话方式,讲述着中原地区的一草一木、一村一店、一人一事,呈现着中原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原貌,以及中原文化的存在状态,从而形成了一种叙事学意义上的阐释,这也许就是李佩甫中原文化的叙述方式。简要言之,他的叙述脉络一般先从草的本性入手,继而叙讲人的故事,从人的故事中展现村庄的历史,进而再现多彩的中原民间风情,可谓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相似文献   
28.
孔融诗文中的典故来源比较广泛,尤其善于从经史中取典.这不仅与他的家族文化传统和他的个性有关,而且与历史上文人的用典传统密不可分.其用典方式主要有正用、反用、活用.这些用典实践,对其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表现就是使其对散文与诗歌的文学特征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29.
二月河是一位学者化的作家。他长期生活在民间,以民间的思维方式形成的史学和文学观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积累,使得他能够调动和运用正史、野史、文学、地方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源,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密切融合。他的清帝系列小说在历史叙事中把握着合于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合乎历史常态又超越历史常态、主流表达与众生表达相结合的原则和方式,成功地完成了一系列的故事叙述和人物形象塑造,在文学界和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对当代的文学历史叙事创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戴来小说的独特个性在于她以一种超然的、非道德判断的伦理态度观照、展现现代社会边缘人群在价值观念嬗变、精神向度迷失、传统和现代道德伦理体系解体的社会转型时期的病态生存境况,在日常生活尤其是爱欲书写中述说生命存在、情爱理想、精神追求等在终极意义上的无望、感伤、迷茫,为不同生存境遇下人物困顿的灵魂立言。如卡夫卡一样,以诗人式的奇想,在绝望中重新唤起我们对充满希望的通达的生命世界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