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1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670篇
社会学   8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丁夕 《办公室业务》2012,(13):10-11
档案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随着环境的变化及科技力量的发展,档案的保管受到了威胁。为了更好地提供利用,档案的备份不容忽视。文章根据高校档案工作的内容,分别阐述了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实物档案备份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希望能提高每一位档案工作人员的备份意识。  相似文献   
32.
现代语义学思想自1930年代自西方传入,已有80余年历史,到了回顾和反思的时期。基于现有史料,回顾中国现代语义学的发展历程,以历史发展特征为线索给予分期,阐述中国语义学的历史成因和各阶段的著述方式、阶段特征及学科影响。最后,着重阐述中国现代语义学在新世纪前十年的状况,找出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今后该学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3.
34.
作为衍生证券技术与金融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资产证券化在近30年来成为全球金融领域最重大而且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相比之下,中国证券市场在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与缺陷,而金融产品单一更是主要问题之一。对国际上资产证券化和结构化产品演进历史的追溯表明,结构化产品创新是盈利多元化及业务多样化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制度环境和投资者需求的对比分析,以及对结构化产品开发成功案例的深入研究,可以看到在中国进行资产证券化更加适宜采取有选择的渐进的方式,同时积极开展结构化产品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35.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方式和组织规则,它兼具人类共性和民族个性.语法规则是人类长期抽象思维的成果和社团约定,它反映着语言社团的文化规约和语言学家的思维方式.阿拉伯语语法与汉语截然不同,与印欧语系语言相似,属于有明显形态标记的形式语法,具有清楚的逻辑推理思维,即遵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基础模式.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阐释,并探究其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36.
萧红一生辗转几地,日本之行(1936.7.16-1937.1.3)尤为显著,这段时光被其自诩为“黄金时代”,其间经历强化了萧红对祖国与家乡的热爱之情,坚定了其独立作家精神,加深了其对中国国民与日本国民性的理解。而这一切,也反哺作家后期的人生与写作,使其认识到了中国国民性的觉醒,能够客观公允地认识和评价日本民众。这些所思、所为、所写展现出萧红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沉着、严谨与冷静态度,在面对日本问题上所持有的公允态度与客观立场,并展现了其所持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相似文献   
37.
宋子丰 《南方论刊》2022,(12):12-13+36
拜登政府提出的“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延伸,旨在遏制中国、重构亚太乃至全球经济体系。该经济框架以美国利益为先,内在构架空洞模糊,各国参与热度较低。“印太经济框架”实施前景暗淡,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为应对“印太经济框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坚定践行开放的区域主义,促进地区团结合作;鼓励自主创新,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8.
哲学诠释学从人类此在存在的有限性和历史性出发,把文学作品视为自律性、表现性和真理性的存在,提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半成品”的解释概念,认为文学作品的美只是邀请人们进入艺术经验的“请柬”。只有在诠释学理解事件的时间性过程中,文学作品的意义和真理经验才能得到实现,文学作品的本体论存在方式才能得到理解。在某种重要意义上,哲学诠释学改变了传统的文本概念,拓展了文学理解和解释的诠释性空间。但它完全否定作为文学诠释活动重要维度的作者意图阐释和形式结构分析也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39.
《东岳论丛》2016,(2):38-46
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基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维度,当前对于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研究,应聚焦如下问题:何谓阶级?何谓阶级斗争?如何看待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何时退出历史?何谓无产阶级?何谓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何谓无产阶级政党?如何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战略性?如何理解一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非单一性等等,并作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时代的评述。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