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200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21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向来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现代研究却普遍忽视技术进步对异质性要素发展可能产生的偏向性影响,特别是技术进步能否呈现技能偏向性并引致不同类型劳动者报酬分化问题。本文利用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和非线性似不相关方法估计中国技能溢价水平,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而技能和非技能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技术进步偏向性及技能和非技能劳动的替代效应明显,利用技术进步偏向性模型模拟的数据与真实值无明显差异,印证技能溢价源于偏向型技术进步且偏向性效应不断强化。同时,回归方法检验结果也发现,技术进步偏向性对技能溢价正向效应显著,验证出我国技能溢价现象主要是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中国农村家庭收入流动:1986~201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1986~2017年每年2万多户的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为基础,本文研究中国农村家庭收入流动问题。研究发现:(1)三十多年来,中国农村收入流动性一直在下降,根据不同指标的测度,下降幅度约14%~21%;(2)基尼系数从1986年的0.37缓慢上升到2000年的峰值0.42,再逐步下降,最近几年稳定在0.33左右,收入流动会使得长期基尼系数下降10%~25%,但收入流动在缓解长期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在下降,由于流动性下降带来的长期贫困问题需要关注;(3)对不同角度的影响因素相关性讨论发现,政府补贴、家庭禀赋(劳动力或土地)、学校教育、社会资本(党员身份或干部身份)等均有利于提高收入,实现阶层跃迁,但相对于2002年之前的市场化前期,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在不断下降,越来越难以带来阶层跃迁,而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回报在快速上升。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理解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及与其相关的收入分配、阶层固化等重要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平台生态化是当前中国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核心趋势,具体表现为众多行业性小平台依托某个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所集聚的海量用户资源,快速打通行业上下游,改造并形成新的行业生态系统。网约车、共享单车以及广州市考拉先生所创新的便利店革命,都体现了平台生态化的特征。平台生态化趋势也引发人们对于平台治理问题的高度关注;然而,我们只有从法人分类制度出发,才能认清平台治理问题的本质属性。为此,基于最近颁布实施的"民法总则"的法人分类原则,我们将大型平台、平台治理界定为第四方法人和第四方治理。这为我们构建"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治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融合性新兴产业政策,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94.
95.
谋策最大的作用是解决问题,其它的作用,如实现人生价值、提高团队凝聚力等都是其后的作用.谋策如何能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关键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任何一个问题都必然经过三个发展过程:发生、发展和结果.《史记》中的谋策大都能证明:在制定谋策时,只要能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发展阶段中至少一个阶段制定出解决的谋策,就可以防止问题的发生、发展,或转化问题的结局.  相似文献   
96.
东亚金融风波促使人们对东亚模式进行深入而冷静的反思。本文通过对日本经济运行机制、产业政策、发展战略、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的考察,从转型期中国的角度,探讨日本经济崛起与衰退的根源,以期对中国经济转型有所借鉴。本文着重对日本政府行为进行了详细研讨,对有关政府行为的假说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政府行为惯性和政府介入极限的概念,并强调中观行为主体在制约政府介入行为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7.
98.
刘伟 《学术月刊》2023,(1):39-47
党的二十大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之一,便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必须承担的国际义务。中国现阶段碳经济问题态势严峻,中国式现代化在减排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双碳”目标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根本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实现高质量发展才可能实现。“双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99.
张辉  李宁静 《社会科学》2023,(12):125-136
贸易发展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0—2018年全球双边产品贸易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讨论了“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贸易网络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共建国贸易网络呈均衡化发展趋势,且中低收入国家贸易关系改变显著。(2)各国通达程度提升明显,贸易合作伙伴搜寻潜力较强。(3)贸易网络中存在两个重要板块,一个是贸易结构较为复杂的“中心”板块,一个是扮演中间纽带的“经纪”板块,此外,2014年以来,边缘节点逐渐由“外围”板块转移至“经纪”板块。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0.
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产业体系是不同历史时期,相应区域产业体系相对优化的产业关系的外在表征。产业网络化、产业集群化、产业融合化推动了产业组织向网络化演进,使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等新型产业组织形式成为了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组织形式,并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是在产业创新的推动下,由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产业网络系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