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2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417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250篇
人才学   58篇
人口学   63篇
丛书文集   3798篇
理论方法论   787篇
综合类   4242篇
社会学   374篇
统计学   184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497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91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657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717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80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从经济价值观角度看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效率范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效率范畴的界定及对影响经济效率因素的剖析出发 ,文章指出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效率范畴的态度和直接向人们推销特定的价值观 :效率第一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追求经济效率是必要的 ,否则社会难以正常运转。但把追求效率变成效率第一主义 ,在理论上的失足是明显的 ,在实践上则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危害。尽管如此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提高效率的途径与方法的探讨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2.
中国古代的喜剧美具有一种崇生意识的原始基因,但其受到了封建正统文化的长期压抑和扭曲。20世纪初,随着封建传统权威的颓落和科学思想、个性意识的传播,备受压抑的生命意识逐渐被激活。中国现代喜剧的实际创作由此产生了一种重视“趣味”和着意发掘丰满人性的整体趋向。  相似文献   
73.
从民俗文化学的意义上说,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是无处不在的。戏剧与北京的民俗文化表现为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是民俗活动需要戏剧的参与,戏剧融入到民俗文化中;另一方面是民俗对戏剧的渗入,梨园的演出习俗就是其表现之一。同时,民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戏剧的风格。  相似文献   
74.
人们一般都认为,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命题,代表了其朴素而又深刻的辩证思想的精髓。因而有各类有关书籍中,这一判断总是被当作辩证法的绝妙说明来引用。果真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 如果说这一命题就能代表这位爱菲斯哲人辩证思想的深度,那么,这显然低估了赫拉克利特哲学的价值。实际上,这一命题所指称的只是辩证的现象,而没有触及到辩证的本质。因为  相似文献   
75.
当意识到社会的变化时,我们就已经落后了。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面对着不同以往的新景象,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人类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成为主概念,它向各个领域进行渗透,甚至成为支配诸多领域的重要机制。按照这个逻辑继续思考下去,我们就必然能得出下面的结论:这种影响一定会投射到作为人类生存活动的学习过程之中,必然会引起学生个体生存方式的变化,也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进而会对学生在信息化生存新环境中的认知工具、全面发展以及信息社会中生存能力的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知识社会学通过消除形而上学的超越性与内在性的悖论而使哲学方法论在 2 0世纪下半叶向社会学倾斜。由于史学与社会学结盟 ,社会学范式开始进入向来以历史思维著称的哲学 ;社会学的方法 ,如凸显、实践、反思反思者 ,正在成为当代哲学的主导话语 ,推动了哲学的社会学转向。  相似文献   
77.
关中语言是汉语中一支很古老的方言。周代“雅言”即镐京话,是有典籍可考的第一个汉族通语,是关中方言的源头。  相似文献   
78.
田沁鑫的戏剧<生死场>在人物形象、主题意蕴和结构等方面对小说原作都进行了改编,它回归了被认为是对小说误读的"抗日救亡"主题,而这种误读,恰恰是基于当代话剧缺乏精神内核的创作现状而做出的有意识选择.作者希望突破话剧创作过于个人化的局限,建立艺术性和现实性兼具的"新主流戏剧",但这一尝试在戏剧文本内部造成一定分裂性,使意识形态价值和个人的建构立场都遭遇了双向的价值消解.  相似文献   
79.
首先,中外经济学人在关于SARS对中国GDP增长的影响估测上曾一度出现较大的分歧。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中外学人进行预测时所依据的基点是不同的,由于2003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使得国内学人在就SARS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测评时,是以2003年GDP增长9%左右的原有惯性向下修正,而国外学人则是以其原有的对中国GDP增长7%稍多一点的基础上向下修正,结果自然截然不同,二是国外学人倾向于认为中国GDP增长高度依赖外部需求,例如斯蒂夫.罗奇就认为2002年中国GDP增长中,外部需求的贡献超过60%,这在国内学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从净出口…  相似文献   
80.
忧患意识是对历史盛衰的辩证认识,在中国史学思想史上,见盛观衰的历史思维、居安思危的观念和借鉴历史的知几察来的思考,都是忧患意识的重要体现.在新世纪,忧患意识有着新的时代特征,同时,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