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40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关于美国总统,我国近年来流行着一种奇怪的观点,认为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自由的国家,所以美国人并不把自己国家的领袖当回事,还有人为此论证:"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本国的)历史上完全没有王权统治痕迹的国家。从第一代美国人至当代美国人,没有一个人喊过‘总统万岁’,因而人们从来没有、也不需要有维护领袖的意识。"似乎在个人自由的名义下,美国国家首脑的形象从来都是无关紧要的。事实果真如此吗?美国民众究竟如何对待他们的总统?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开国领袖华盛顿的呢?一、建国初期,华盛顿的形象也曾遭到丑化,但很快就被纠正过来  相似文献   
112.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大特色。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与长期执政领导地位促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命题。中国共产党以其政党自觉主动建构起系统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本体建构之主体、属性、方案、途径;保障机制之动力保障、程序保障、文化支撑;风险防御机制之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核心,以中国共产党建构的现代化道路为剖析对象,进行本体性研究,可发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层逻辑与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以获得感的生成实现为价值旨归。着眼实现路径,提高教育供给吸引力、增加参与路径渠道,在强化大学生主体参与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增强教师对大学生现状特点的把握力,提供适应学生需求的教育供给,强化各方教育供给的有机协同,在促进供给和需求相适应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制定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评价目标,构建有效适用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在完善大学生评价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相似文献   
114.
刘朋 《学术探索》2010,(2):49-54
政党外交是政党政治在国际事务中的延伸。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战线。通过对十六大以来7年间中国共产党重要对外交往活动的考察分析,总结分析中共政党外交现状并提出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对于促进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5.
中国独具特色的政党政治一直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其中,在政党学与政党政治学理论的构建、中国政党政治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中国政党政治的运行机制与路径、世界政党政治的启示等方面,我们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归纳、梳理中国政党政治研究成果,既有利于把握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而明确其理论脉络和发展动向,也有利于对中国政党政治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6.
117.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中国,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俨然已成重要且紧迫之势。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56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但在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社会信仰等方面具有诸多民族文化特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必然会因为族性和文化适应性问题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碰撞。从自我评价与他方评价层面考察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力现状的研究认为,应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在关注族性基础上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研究必须注重德国古典哲学传统,而康德无疑是不可越过的一个环节:首先,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所发扬的现代主体性原则与康德体系中具优先性地位的“实践理性”,被马克思糅合成“主体—实践”概念,实际上反映了马克思对现代主体性原则的发扬,同时批判性地继承了康德“实践理性”概念,并剥离出主体的实践性维度,从而以“实践”为核心概念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其次,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自由思想,康德认为自由存在于本体界,而马克思则把真正的人的自由诉诸社会关系的革命,所以,他们都在本体论的高度思考自由问题.  相似文献   
119.
智能时代的到来,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实施环境以及思维理念。劳动教育更加注重在数字劳动中提高人的劳动幸福,更加重视借助虚拟要素落细落实劳动精神,更加强调运用智能技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带来劳动教育的可能困境,虚拟劳动实践的增加可能导致劳动者教育的虚无,技术素质与劳动素质脱节可能消解劳动教育价值,情绪劳动教育质量低下可能滋长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教育者可以从劳动技术、劳动情感、劳动价值三个层面加以应对,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创造性发展,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智慧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0.
刘璇  杜方朝 《河北学刊》2022,(5):218-224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诉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已取得经济实力大幅跃升、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等一系列显著成就,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但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相对贫困治理困境突出等问题犹存,极大地制约着共同富裕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需促进国家战略有效衔接,助推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夯实共同富裕的民生基础;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平稳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