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1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58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241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1.
512.
王永贵  汪淋淋 《管理评论》2021,33(11):84-93
数字化转型战略和转型模式的选择,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核心问题.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却不容乐观,如何选择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化转型模式仍然是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重要难题.本文创新性地识别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同战略类型,并从战略与模式匹配的视角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转型模式的选择问题.具体而言,本文率先从数字化资源投入和组织适应性两个关键维度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划分为变革依赖型、生态导向型、业务主导型和技术主导型四种转型战略;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提出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转型模式匹配的过程模型,以期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洞见与指引.  相似文献   
513.
514.
515.
516.
当前首都圈人口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以京津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格局,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这一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得到以下结论:当前首都圈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初始的人口规模和自然地理禀赋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首都圈"中心—外围"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是一系列集聚力和离散力"博弈"和"对抗"的结果,其中就业机会、工资水平以及反映科教实力的高校数量是主要的集聚力,而房价、交通拥堵以及水资源短缺是主要的离散力,水资源短缺的制约作用最大;该分布格局也是各城市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反映,中心超大城市已处于工业化发展后期,对高端劳动力和为高端劳动力服务的低端劳动力均有较大的需求,而首都圈外围城市还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仍是主导产业,对人口和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弱。今后除了需要遵循城市化发展本身的规律以外,改善和调节上述导致人口过度集聚的集聚力和离散力及其对比关系,通过政府力量介入,尤其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大力推进和实施,加快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尽快缩小与北京、天津的区域发展差距将成为合理布局人口空间格局,促进首都圈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17.
多因子模型一直是量化投资领域的重要方法,而如何选择有效因子并确定因子权重从而构建有效的投资组合是研究者重点讨论的议题。在研究打分法和普通最小二乘法确定因子权重的基础上,引入LASSO和弹性网(Elastic Net)两类前沿方法进行因子筛选并确定因子权重,利用沪深300指数成份股进行回测,研究结果表明,Elastic Net方法比OLS和LASSO方法更能够筛选出有效因子,并构建出有效的投资组合,从而帮助投资者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该模型对量化投资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18.
刘璐瑶 《劳动世界》2017,(33):16-17
本文以北京市居家养老供给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完成研究整合和政策梳理后,综述了有关北京市居家养老供给的发展现状,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横向供给、现实诉求、人员供给等环节所出现的供给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居家养老帮扶对象精准化、方案推行因地制宜、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坚持政府兜底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19.
基于经济增长的内生化视角,围绕高等教育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三者的辩证关系,基于MRW模型验证"三结构"之间逻辑关系,并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和门限值回归的方法,检验"三结构"之间实际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三者表现出不同的传导关系,即在经济增长的低级阶段,以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为主,到经济增长的高级阶段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推动"为主.高等教育结构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高等教育结构对于第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例的下降有促进作用,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呈弱负相关.如果高等教育结构充分发挥对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作用,则高等教育需要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过渡.对传导机制的测算结果显示,2001-2013年产业结构到高等教育结构的传导时滞为8年,从高等教育结构到产业结构的时滞为6年.  相似文献   
520.
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城镇就业和经济增长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第二,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城镇就业的促进作用有限,然而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第三,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对城镇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并且要滞后两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为了促进就业增长,应当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主,同时辅之以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从而夯实就业增长的基础.鉴于利率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应当保持利率政策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