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3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14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3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76篇
丛书文集   2338篇
理论方法论   520篇
综合类   4434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是一个系统,词义也是有系统性的。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词义,可以更好地归纳词义,并厘清词义之间的联系及其历史发展。以概念场为背景,考察各个概念域中的成员及其分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是研究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收录在《广弘明集》中梁武帝所作的《孝思赋》,从内容上看是一篇宣扬儒家孝道思想的文学作品,然而,唐代道宣法师却将其当作弘扬佛法的护教文献加以收录。这一现象表明,中国佛教试图在伦理方面实现与儒家传统的融合,实现佛教伦理的本色化。在梁代,中国僧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试图体现佛教对儒教孝道的包容,而梁武帝将奉佛与尽孝结合在一起,更是实现了在道德教化上的儒释共弘。对孝道的吸收,突出的表现了中国佛教的本土伦理特色。  相似文献   
53.
人力资本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因素。本文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西部地区实际,从教育、医疗保健、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形成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54.
信息时代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信息时代已经初露端倪。在信息技术革命面前 ,一个国家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 ,积极应对、创新求变 ,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否则的话则可能成为它的牺牲品。我国在 2 1世纪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 ,以便能集中精力来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这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国家安全的核心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根据时代特点、兼顾中国国情和国际格局的发展走向 ,为我国在 2 1世纪的崛起制定出相应的国家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55.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基本理论研究,尤其是文学理论的教材建设,如果从上世纪20年代中叶有<文学概论>类著作问世算起,那么,至今已有近八十年的历程.这期间,风风雨雨,曲曲折折,摇摇摆摆,虽说产生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成果,但着实显得步履沉重而艰难.  相似文献   
56.
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是公正 :一方面 ,每个人因其最基本的贡献完全平等———每个人一生下来便都同样是缔结社会的一个股东———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 ,这是“完全平等”的公正原则 ;另一方面 ,每个人因其具体贡献的不平等而应享有相应不平等的非基本权利 ,也就是说 ,人们所享有的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与自己所做出的具体贡献的不平等的比例应该完全平等 ,这是“比例平等”的公正原则。但是 ,公正不是以德治国的最完美原则 ;最完美的原则乃是人道 ,因为人道的根本原则———自由———是自我实现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条件 :个人越自由 ,他的个性发挥得便越充分 ,他的创造潜能便越能得到实现 ,他的自我实现的程度便越高 ,因而社会便越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57.
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应当对这位特立独出的中国伟大小说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作出新的审视和理解。本文认为,曹雪芹的文学成就并非个人的才华所至,而是一种氏族文化特色的丰厚积累的高层造诣。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应从氏族文化的角度纵观弘览,方能认识曹雪芹的才华、造诣是一种三千年的中华文化珍贵积累;若将他“孤立”起来,把《红楼梦》视为一个“个体”的一时的偶然的文艺产物,必致失于肤浅甚至走样失实。本文从周初武王克商为始,以“诗礼簪缨”为表现为脉络,论证了曹氏自周初至明末的曹姓氏族文化概貌、文化特点,抉示了他们的“门风”“世德”——即曹雪芹开卷即特笔标出的“诗礼簪缨”之族的具体历史内容及其意义,从而显示了《红楼梦》是中华文化小说这一命题的实义。  相似文献   
58.
洛克是从知识问题的探讨开始而转到对语言问题的探讨的,因为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知识必须以命题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命题的表达是通过语言实现的。在洛克看来语词指示人心中的观念,不过由于洛克认为我们无法知道事物的实在本质,我们心中的观念从根本上并不和外物相符合,也不同别的观念相一致,因此,他就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  相似文献   
59.
宋伟 《阴山学刊》2004,17(3):77-80
恐怖主义事件在美国的频繁发生,既同全球化的发展、民族主义盛行有关,也同美国所处的地位和它的外交政策有关。恐怖主义本身的影响是有限的,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外交战略,动摇国际政治的主流。  相似文献   
60.
回鹘是敦煌历史上比较重要而富有影响的古代民族之一。他们在这里有过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历史活动,并在这里留下了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举其要者主要有敦煌石窟出土的古代回鹘语文献、回鹘文木活字、回鹘人在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开凿的佛教石窟和游人香客于石窟壁面上题写的回鹘文题记。这些对研究古代回鹘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证明,辉煌灿烂的古代敦煌文化是包括回鹘人在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