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3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139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410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9 毫秒
7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从技术层面上推动了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更从社会结构层面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网络结构的生成。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开启了打破各类边界、变革空间特性的社会运动,并在社会去中心化过程中消解等级化的线性结构,从而走上社会结构网络化之路,这是中心-边缘结构消解之后呈现出来的一场社会变革。在这一过程中,等级化社会结构遭到消解,政府的中心地位失去合法性基础和合理性资源,而必须以合作行动者的角色在社会网络结构中开展合作治理行动。  相似文献   
72.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现实中农民工与城市间所存在的互斥关系,既影响到该群体的市民化进程,也阻碍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发展。社会排斥的研究视角适用于分析农民工群体,能在探索农民工与城市的关系方面提供更为深入和独特的研究方向,并能对农民工与城市间互斥关系的发生做出解释。当前,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消除农民工在城市中所遭受的社会排斥,重构农民工与城市的关系,使二者从互斥走向共生:一要避免人为区分,塑造包容文化;二要营造宜居环境,加强心理疏导;三要实现分类治理,推动阶层流动。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我国老年流动人口的规模持续上升。文章使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两个方面出发,使用Logit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检验分析老年流动人口的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患小病时,70岁及以上、以家庭其他成员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较高、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流动老年人选择门诊就医的可能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时,以离退休金/养老金为主要收入来源、自评身体健康的老年流动人口更有可能选择住院治疗。参加医疗保险的类型也对老年流动人口的就医行为存在着显著的影响。此外,外出务工、依靠子女和退休养老三类老年流动人口在门诊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4.
75.
农村水利设施整体性供给与社会资本的关联效应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水利设施的有效供给是实现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载体。通过梳理公共品整体性供给与社会资本的既有文献,进而以博弈论诠释农村水利设施整体性供给的行为选择。同时建构出社会资本对农村水利设施整体性供给的Logit回归模型,借助于CFPS中关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数据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存量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整体性供给起到积极作用,其中社会网络、社会参与以及农户个体特征对整体性供给产生显著影响。为此,通过营造农民整合参与的有利环境,增强农村社会资本的建设,有效培育和发展农村精英,以此来实现农村水利设施整体性供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77.
现代性的不断渗入,传统乡村社会趋于解构之迹象,然其新的村社结构尚未健全,乡村社会建设面临现代性的反掣困境。乡村社会建设的历史演变轨迹映射出"社会性"的主体功能,彰显出了追寻乡村社会质量的时代特征。社会质量理论意在诠释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动力,凸显"社会性"的主题。而以社会质量为核心的乡村社会建设无疑会助推传统乡村建设模式的解构,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正确处理好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主体关系,以期提升乡村社会的整体性福祉。在此过程中,亦不可忽视基层政府在乡村社会建设中的"有限"角色之作用。将提升乡民社会福祉为导向的社会质量嵌入到乡村社会建设,益于建构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乡村社会,显现建设"美丽乡村"之可能。  相似文献   
78.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其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为了明确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南京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协调程度,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构建了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协调度模型计算2007到2014年南京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协调度,并划分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协调等级。结果显示南京市2007到2014年土地利用的各类型效益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效益增长较快,社会效益稳定增长,生态效益先增长后趋于缓慢,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协调程度由不协调状态逐步发展为比较协调状态,但2014年又有所倒退。说明南京市虽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仍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因此今后需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79.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法,对杭州市"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80后生育意愿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全面两孩"政策的知晓度较高,但认知度尚有欠缺;绝大部分非独生子女已婚80后及未婚80后都有生两孩的意愿;主要基于一孩的性别期盼第二个孩子的性别;推崇晚婚晚育,接受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时间间隔为34年;生育动机日益多元化。据此,提出了优化人口结构,实现人口稳定、合理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
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医疗服务利用平等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对造成这种不平等性的因素进行分解,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