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0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24.
浅攻进筑战略战术,是庆历时期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身临前线,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克夏制胜的军事理论。虽然不是范仲淹率先提出的,却是在他的倡导并身体力行下形成的,并有规模地付诸庆历时期的军事实践,并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它是在和平手段用尽,在"中国利害"得以维护之后实施的。范仲淹反对非因国家核心利益与敌方计较,造成长期兵连祸结的严重后果,与章惇之流穷兵黩武不可同日而语。历史表明,遵循它就能战胜西夏,违背它就一定失败。因此,范仲淹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在宋夏战争史上具有典型性,其地位有重新讨论、评价的必要。  相似文献   
25.
《江西社会科学》2017,(8):138-146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法币改革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相当成就与其成功的社会动员密切相关。改革过程中,南京国民政府通过积极构建话语体系、创设议题引导社会舆论、实施利益诱导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以银钱业公会为主的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其人脉关系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并配合政府实行行业动员。法币改革过程中,各动员主体之间良性互动,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了法币改革进程。作为一种政治合法化机制,有效的社会动员推动了法币改革的进程,提升了国民政府的执政合法性。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手段,法币改革中的社会动员,增强了国家政治统治职能,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  相似文献   
26.
中国与阿拉伯非洲的历史交往源远流长,特别是与苏丹的联系,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而且从那时起双方之间的往来一直延续不断。本文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口传资料,着重考察了19世纪末苏丹商人穆罕默德·哈吉在广州首设商务办事处并开展苏(丹)中(国)贸易、加强双方社会联系的历史活动,揭示了苏中悠久关系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页。  相似文献   
27.
民国前期,由于国内外时局动荡不安,有关留学的事件也频繁发生,这些留学事件与中国的社会发展、民族声誉和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因而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作为当时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申报》将社会各界的反响与评论及时登载,广泛传播,不仅有利于社会大众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真相,而且有助于推动事件的妥善解决,推动整个留学事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8.
威廉·莫里斯作为英国19世纪伟大的社会主义思想家,其最大成就在于以艺术为切口,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以艺术为目标,去改造社会。他将信仰从信念的对象转化为基于历史和经济分析的实体,并作用于未来美好社会的构建。但是,莫里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其形成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罗斯金、马克思、浪漫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者等思想。探析隐藏在莫里斯社会主义思想背后的理论渊源,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莫里斯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正>《西北大学学报》约我在"大家学术随笔"栏目里谈自己的治学体会。我的经历可用"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来形容,因此不可能成就什么"大家""专家",至多算个游击队员。一转眼,年纪已到花甲开外。这个年龄段,倒也可以回顾一下过去,和年轻人做些交流。大学毕业以后,我一直从事博物馆工作和大学教学工作。现在一般也把博物馆列入教育体系,故而  相似文献   
30.
博山孝妇故事源远流长,传播广泛,在鲁中及周边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总体把握故事文本状况的基础上,从地域文化视角深入考察博山孝妇故事的文本叙事形式,发现其外在表现形式为虚幻的谶纬式的神异建构,是齐文化的反映,而其实质则为儒家传统的仁孝理念,是鲁文化的反映。叙事形式的二重性反映了地域文化的融合,这与两汉以来的官方主流哲学高度契合。故事文本具有正统的内容与新奇的形式,具有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使社会各阶层皆能从中获得文化价值认同并加以适当地运用,借以表达自身的政治、文化诉求,这是孝妇故事及其文本强大生命力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