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2.
王充的伦理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王充评判一切社会问题的标准。王充伦理思想的使命和宗旨是“疾虚妄”,即对一切不符合其“命”论思想标准的天人感应论、随命论等虚妄现象进行声讨和批判。王充通过对天体、天道与天地论的批判,对道德神化进行了否定,摧毁了“天人感应”论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人性论的批判,提出了禀气成性及人性有善有恶论,将人性归于所禀之气,认为是气的差异性决定了人性的善恶之分;通过对“随命”论和“遭命论”思想批判,提出人生的一切在于初禀所得的命,否定了“随命以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3.
科学共同体作为科学研究和发展的主体,在科学认知过程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共同体通过实体“义务”的伦理诉求、“德-得相通”的道德机制、“手段-目的同一”的价值逻辑、“义利合一”的道德取向,建立伦理冲动一科技冲动的合理体系,使伦理冲动、科技冲动由差别达致契合,在科学共同体实体的伦理意志与伦理行为中实现科技与伦理的良性互动,推动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4.
重建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现代化的推进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蔓延全球的生态困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它迫使人类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对自己的历史和未来进行认真反思。社会生态论者认为生态难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应用引发人地关系的对抗,只有通过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以人为本",转变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和技术理性统治形式,才能够重建社会生态平衡,进而重建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精神生态论者认为精神价值的消解引发自然生态失衡,只有通过精神自由的回归重建精神生态平衡,才能够推进个体生命秩序与自然生态秩序的辩证契合。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是辩证有机的"生态大系统",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可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5.
对祥林嫂悲剧的内涵作出重新的解释,指出祥林嫂之死的原因其一是礼教各条律之间的内在矛盾,是族权与夫权之间的相悖;其二是愚昧大众们"看客"的凶眼,通过"心理暗示"的作用使祥林嫂产生犯罪感,自我心灵折磨以致跨入地狱之门。"五四"时期控诉"吃人礼教"的作品汗牛充栋,鲁迅控诉的深刻性在于不是浮面地指出礼教吃人,而是尖锐地指出遵从了礼教的条律规范,礼教依旧吃人。  相似文献   
26.
主要阐释杨绛喜剧精神的内涵 ,探讨其喜剧精神的人生与艺术资源 ,包括家学渊源、中国传统世情文学的教化和英法世态喜剧的影响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7.
自媒体环境下隐私信息具有公开化的趋势,表现为隐私信息传播的去边缘化,隐私所有人成为主导者,隐私公开成常态。阴私、身份、财富和观念是公开化的主要隐私类型。传播隐私信息对抗伦理道德可以轻易引起社会关注和自媒体把关权弱化,传播自由度增大是隐私信息公开化的主要原因。隐私信息公开化过度放大了娱乐信息,导致严肃信息失语;强调了传播的自主性,忽略了对"他"者的影响。促进自媒体的发展和媒介生态的净化,需要媒介监管者对信息进行分级,自媒体经营者履行"把关权"职责并适当地引导用户,自媒体用户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8.
29.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对科举持理性的态度,在从事时文教育时,也注重包括古文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些书院施教者通过制定学规、撰写经典古文著作的叙录或评点时文课艺等方式,要求生徒钻研古文,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时文写作提供借鉴。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有助于提高生徒的时文写作水准,增强生徒的应举能力;也有助于提升生徒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健康的人才;还有助于丰富时文理论,促进古文的发展与传播。一些书院进而以经是文学的源头为依据,凸显经书研读在"以古文为时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试图纠正清廷的科举目的与士人的应举意图之间所出现的错位现象,真正发挥书院传道讲学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