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消费模式的变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距 ,出现了消费不足和过度消费的现象 ,给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可持续消费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该模式既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在我国推行此消费模式 ,需要积极宣传可持续消费观 ,提高公众的可持续消费意识 ;建立新的消费价值观 ;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 ,研究和开发更多的可持续性产品 ;健全各种法律、制度和体系 ;正确引导消费者进行“生态消费”。  相似文献   
52.
<名利场>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这部伟大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幽默、讽刺、旁白等叙事手法陈述故事,通过愉快活泼的对话刻划人物,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揭露当时英国上流社会尔虞我诈的种种丑态,使作品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奠定了萨克雷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3.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旅游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的盛行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认知和实践,生态文明的提出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文明程度.在我国生态旅游实践中,存在着概念泛化、环境恶化、规划滞后、环境容量超载、法规不健全、生态环境教育缺乏等问题.因此,反思我国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文明形态,强调以人为本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承认自然是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主张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路径选择.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科学规划,控制容量,提高科技含量,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重视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4.
陈蔚 《社会科学论坛》2007,(24):138-140
语言是作家创作艺术形象的媒介.与一般小说的叙事者不同,朱天文将传统小说的叙事语言链条拆成了碎片,按照新的符码重新加以组合,用标点符号缝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书写方式,利用这种停顿将人物的内心深处的感受表达出来的语言特色,使其作品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55.
论现代生态思维方式与城市观的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生态思维方式为城市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系统整体观、自然与人共生、网络化与模型化构成了现代城市的生态认知结构、价值取向和现代城市研究的生态思维方法。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普及和完善 ,必将带来城市发展观念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56.
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治影响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拉克战争不仅影响着伊拉克的未来,而且深刻影响着世界秩序演进的方向,它给国际政治民主化带来了新机遇,也让联合国处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伊拉克战争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当前需要合纵连横的国际局势,呼唤着新型战略联盟时代的到来,推动大国关系以新的模式朝世界多极化方向迈进。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国际力量的消长和利益格局的新变化,改良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57.
自然的歌者——西方自然文学中生态理念的传继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生态运动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呼唤回归荒野 ,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自然文学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回顾 1 8世纪以来西方自然文学的发展历程 ,分析其中所包含的生态理念的传继和发展以及它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说明了自然文学在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8.
59.
我国著名的林学家梁希先生有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生态美是“美术化”、“天然化”与“民众化”的统一;对生态审美的体验与追求中的家园意识与诗意地栖居;实现生态美必须发扬“敲林钟”精神等方面.他的生态美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美丽中国”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0.
人类遗传资源具有不同于传统资源的特性,其具有属物性也具有属人性,其使用价值在一次性研发中转移,且具有多重权属。人类遗传资源的研发首先应当遵循事先知情同意原则,研发前告知其权属人并征得其同意;其次,应该遵循无伤原则,不能对当事人的身体及隐私造成伤害;再次,应遵循公平原则,资源的提供者和研发者利益共享;最后,应遵循正当原则,使用合法的手段获取研发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