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青年军官基本素质的自我培养须着眼于三大方面 :政治品德素质 ;学习与创新素质 ;带兵素质  相似文献   
82.
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制度文本与制度运作实践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国家的制度和政策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落实农民工的国民待遇,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制度文本的直接实践者,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对企业资源控制削弱并有自利倾向,与拥有强资源优势的企业关系密切,二者可以重构不利于农民工的制度运作实践,处于绝对资源劣势的农民工没有申诉与行动的能力,导致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制度只具有文本或话语上的“维权”意义。  相似文献   
83.
民营经济准入军品科研生产的障碍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允许民营经济有条件地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实施准入,是改善军品市场配置效率,构建“军民融合式”国防科技工业体制的有效举措。然而,受计划经济观念、旧的管理体制和不合理法规政策等因素影响,民营经济准入军品市场仍然受到了过多限制,这影响了军品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加,因此,必须进行针对性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民营经济公平准入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4.
文化成本:概念与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们所习得的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文化成本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的局限条件。文化成本不仅提供了对人们的奇特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的可能性,而且还揭示出新古典经济学的偏好稳定假设只不过是一个特例。对文化变迁的深入研究还表明,文化变迁与一定的思想市场结构是相联系的,人权与思想自由对于文化变迁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略论中国龙文化的真正本源苏开华关于龙的本相和本义问题,笔者曾在《争鸣》杂志一九九三年第五期上发表长篇论文 ̄[1]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证,指出:龙的原始形象“既不是鳄鱼海蟒,也不是飞禽走兽,更不是闪电虹霓,而是一个母腹中尚未发育成形的胎儿,以后又逐渐定格为...  相似文献   
86.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体系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世界权力重心由传统大国向新型大国转移,国际格局扁平化,国际权势分散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应抓住国际体系变革的历史机遇,以建设者和塑造者的角色深度融入国际体系,把握原则,讲究策略,主动作为,做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新兴大国,推动国际体系朝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实现强国梦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7.
战略的演进与发展,本质上是军事战略思维的运筹、谋划与运动的过程。军事战略思维既带有鲜明的军事特色,同时也蕴含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谐是中国军事战略传统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军事战略文化的显著特质。深入研析中国军事战略思维和谐特质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意蕴,认清中国军事战略思维和谐特质的构成及表现,进而明晰中国军事战略思维和谐特质的建构途径和实现方式,是深化军事战略思维研究、提高军事战略实践水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8.
领导意图是领导人在指导社会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提出的意见和表达的真实企图,它是机关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机关人员只有准确领会领导意图,才能履行好自身的职责。那么,机关人员如何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呢?  相似文献   
89.
冯契先生的"智慧说"对"人能否获得智慧"这一20世纪的重大哲学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在这一学说中,"理性直觉"是主体能够获得智慧的核心环节.何为理性直觉?理性直觉能否得,如何得?其所得如何达,又如何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智慧说"能否证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
作为核武使用者的军方长期被排除在核问题决策之外,是印度核政策制定最鲜明的特色,这一独特的历史悖论背后有其自身演进的逻辑与动因。并非军方长期对于印度的核武开发无动于衷,国际战略格局的急剧变化与各自的军种利益促使印度三军领导人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积极鼓吹核计划的军事化。但由于政治领导人不信任军方的历史传统、长时期基于象征性威慑而非实战运用的核武认知、国防科学家垄断核事务的强烈企图等多重合力的作用,使得印度的核开发长期停留在象征性威慑层面,不仅制约了印度核武开发走向实战化的力度与强度,而且必然导致作为核战略重要谋划者的军方无法深入参与事关核武开发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