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59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康敏妤  杨娟 《南方论刊》2007,(9):61-62,67
人权作为一种普遍道德权利,不应当只以西方人权为标准,在讨论人权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时候,应当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提炼那些符合人权原理的思想和精神,而"礼"所追求的和谐精神中隐含的人权因素,正可为人权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找到连结点。  相似文献   
232.
论中国古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王朝的国家监察制度 ,具有监察系统的独立性与垂直领导性 ;监察官吏的任职官小、权大、赏厚、罚重 ;监察权与检察权分离 ;监察系统内部实行互察制度 ,外部又被其他中央机构监察 ;固定监察与巡视监察相结合 ;建立谏官系统 ,实行对最高统治者的监督等若干特点。这是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封建制度的条件下的权力制衡制度。其设计的得当与运用的有效性 ,使官吏的腐败速度与皇权的滥用受到一定控制。延续二千多年的御史监察系统及其运用 ,是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重要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33.
“诗可以怨”与“怨而不怒”的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文史哲》2004,(1):119-123
"诗可以怨"和"怨而不怒"是儒家诗学中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命题,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前人与时贤对这两大命题的单独研究已有很多成果,尤其是钱钟书先生《诗可以怨》一文,对前者的分析已到了鞭辟入里的地步。然而迄今为止,却很少有人将二者联系起来分析。事实上,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漫长岁月中,"诗可以怨"和"怨而不怒"这两个命题有着相反相成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单独分析固然重要,却难免以偏概全。这就需要我们从儒家元典的材料入手,合理说明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揭橥其背后所隐藏着的"怨"之文化的整体意蕴。  相似文献   
234.
该文从西方经典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和中国经邦治世思想三方面对农民权益保障的基本思想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民权益保障的现实,认为存在着观念歧视与群体弱势、制度缺失与政策偏向、公权膨胀与组织弱化、赋权不足与治权滞后的现实困境,并从制度、法律、组织层面提出了农民权益保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35.
马艳霞  刘果  罗颖 《民族学刊》2011,2(2):76-81,88
大力发展旅游先导产业是四川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政治安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是响应中央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各级会议精神和优惠政策的有力手段;是把握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和经济转型机遇,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是受益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建设,实现社会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提出了2011年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先导产业发展战略构想和发展政策举措,大胆提出了设置“四川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改革试点区”、成立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领导小组与旅游协会、设立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打造四川民族地区旅游投融资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6.
成都市郊区农业观光策略选择--三圣乡社会调查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观光带休憩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旅游休闲的最重要方式和一种时尚.成都作为休闲之都,发展农业观光带的休闲旅游市场广阔.本文以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为例,通过抽样和访谈调查,从人口统计特征、消费决策过程、未来消费倾向和消费评价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居民出游行为特征;在此分析基础上,立足红砂村的基本实际,提出了三圣乡红砂村发展农业观光带休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37.
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等收集了羌族体育的基本资料,揭示羌族体育转型中的基本标志,分析促使羌族体育转型的若干因素,提出促进羌族体育转型的基本原则和可供借鉴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38.
中华苏维埃文化具有农村文化的典型特征。它强调文化发展的共产主义方向;文化机构实行政府宏观指导、群团自治的民主化管理方式。苏维埃文化受俄国革命文化的影响,二者有明显的互动关系,其基本特征延续至今并蕴含于当代先进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239.
旅游:传播目的地文化的重要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一种使目的地文化向客源地传播的有效途径。与其它形式相比较 ,这种方式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旅游传播文化符合旅游者旅游的目的 ,而且旅游者愉悦的心理有利于在旅途中接受异域文化。同时 ,旅游中的文化传播使更广泛的人群在更广泛的领域更真实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相似文献   
240.
刘氏客家家族组织通过将族规在官府立案使其具有家内法律的效力,对族人进行全面的有效的管理,形成政府对基层社区管理权的下放和委托,使宗族的权威和作用大于保甲;清朝四川地方官在处理家族上报的违法案件时,充分照顾家族的意见,形成了家法大于国法的局面;宗族领导人权力的合法性需要地方政府的确认,对他们权力的制约也仰仗地方政府的权威以及宗族所订立的族规和所获得的有限的司法权,必须经官府立案批准方为有效,这又显示了政府的权威和对宗族的控制、利用以及宗族对政府的依赖和巨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