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52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2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行刑社会化的含义虽十分广泛,但狱内行刑社会化因较集中体现了自由刑与社会化的冲突而具有代表性.纯粹理性意义上的自由刑的本质应当仅仅限于将犯罪人限制在特定的活动空间里,但在实际执行时却必然产生种种负价值.行刑社会化作为执行自由刑宽和化的措施必然有利于消减这些负价值.累进处遇居于行刑社会化中心地位.我国狱内行刑社会化的横向分类重点在对监内罪犯的再次分类,建议以自然标准、犯罪标准和人格标准逐渐推进.纵向分级建议取消特严管理甚至一般严管并加大宽管的力度,其特宽管理可以考虑建立开放式监狱和半自由刑制度.操作上主要包括设立省级和狱内分类中心、将监狱分隔为普通管区、宽管区和特宽管区三部分以及实现罪犯的区际流动.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违反合同不得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的研究以及对当今各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的考察,论证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对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设计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3.
仲裁协议独立性的法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宁 《兰州学刊》2003,1(5):97-100
仲裁协议独立性是国际商事领域一项占据支配地位的法律原则。历史上 ,这一原则经历了从理论学说到法律原则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伴随着大量具体的法律实践。了解这些理论与实践 ,有助于我们正确地领会独立性原则的核心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4.
中山大学法学院于2002年3月在中山大学举办了“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讨会” ,来自国内各著名法学院系的与会者对我国现有法学教育的改革与未来法学教育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富于开拓性和建设性的探讨 ,现将会议主要发言内容辑要为文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5.
历史、背景、法理、法律——对我国陪审制度的四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陪审制度自清末移植到我国之后,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命运历程.由于实践中的运行不尽如人意,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在许多学者眼里,陪审制度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废止之声日涨.但是陪审制度有其存在的基本价值,它可以在司法独立和司法民主之间确定正常司法的位置,实现一种混合的正义.随着"人民陪审员法"的颁布和实施,陪审制度的第二个春天也许不久就会到来.  相似文献   
56.
李幸祥 《理论界》2014,(3):100-102
美国行政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内容十分丰富,如在行政决策领域,"通知和评论"式规则制定、规则草案免于公开的特定情形、完善的意见征询系统都很有特色,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其他行政领域也都有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7.
杨宁  ;吴惺惺 《理论界》2014,(8):57-60
本文通过法律和法理的解释,结合国内外证据法学上关于证明标准的基础性理论,分析证明标准的认定标准以及作用,进而分析海关行政处罚的证明标准的定义以及在目前法律运用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中外有关行政处罚的标准,提出个人的认识和理解,并结合目前海关行政处罚中的业务特点,提出针对性分析。  相似文献   
58.
刘新民 《理论界》2014,(8):147-150
安理会是联合国实施集体安全保障的核心机构,安理会改革是联合国改革的核心。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国情,中日美三国对于安理会改革的诉求不同,诉求不同导致态度不同。三国在安理会改革过程中的不同态度构成一种博弈,通过对博弈的分析,本文认为目前中国对安理会改革所持态度存在不足,并建议持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59.
黎宏伟 《理论界》2014,(10):74-77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增加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在不对人定罪的情况下,单独对违法所得予以没收,顺应了我国反腐、反恐的形势需要,完善了这方面的刑事诉讼立法。新刑诉法以四个条文规定了没收所得违法程序,分别为程序的启动、受理及公告、审理及裁定、回转,但新刑诉法对于该程序的案件范围和证据制度等方面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60.
美国平权措施的宪法争议--析联邦最高法院的两项判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美国平权措施,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受到白人挑战,白人提出这是对白人的不平等,违反了宪法的平等权.这一宪法争议特别反映在大学入学政策上.近期,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此作了两项判决:一是"格鲁特对伯林杰"案(Grutter v. Bollinger),针对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的入学政策;一是"格拉斯对伯林杰"案(Gratz v. Bollinger),针对密歇根大学部的入学政策.平权措施主要宪法依据是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最高法院在适用此项宪法原则时有重要例外,一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出发;一是为弥补历史上的歧视后果.最高法院又宣布,凡使用种族作区分标准的法律,必须运用"严格的透视"和"紧迫的利益".据此,上述两项新判决,都有利于"种族多元化"和平权措施.这是美国当前对平权措施宪法争议的最新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