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52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2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不适法无因管理的法律规则,是各国无因管理制度立法模式分野之所在.以德国为代表的二元模式视不适法的无因管理为侵权,管理人须承担侵权责任.通过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以瑞士及日本为代表的一元模式更为可取.不适法的无因管理仍然属于无因管理,阻却违法;不适法无因管理给本人造成损失,管理人须承担债的不履行责任.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不适法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及我国无因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62.
法内程序与法外程序——我国司法改革的盲点与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效率低下的真正原因 ,在于大量法外程序的滋生及其向法内程序的渗透 ,使得整个刑事司法程序膨胀、臃肿。对此 ,我国司法改革显然存在着认识上的盲点与误区。本期刊发谢佑平教授和万毅博士有关这一问题的对话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3.
本文阐述了宪政背景下,现代法治国家司法审查制度的产生、刑事司法领域内行政权力的特性及其与司法权的关系。作者就我国的刑事诉讼中侦查权与检察权的定位进行了分析与检讨,认为二者作为行政权力,具有“范围宽泛”和“不受制约”的特点,应当按照“有限政府”与“权利保障”的宪政要求,在我国建立司法审查制度,通过实行司法令状和非法证据排除等措施,规范和制约我国侦查权与检察权,以实现我国宪法“保障人权”的目标。  相似文献   
64.
65.
对CEO在公司治理中地位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杰 《社会科学》2003,(12):55-60
本文认为CEO产生的理论背景是公司治理制度。在传统的公司治理制度 (物质资本主导模式 )下 ,按照“委托 -代理”模式 ,CEO具有非独立的法律地位。在现代的公司治理制度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并存主导模式 )下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 ,CEO是公司资本中重要的一环 ,CEO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66.
古代罗马法有着市民法和万民法之分,其中万民法代表了罗马法的普遍主义要素.它对于欧洲中世纪的教会法、罗马法以及商人法等具有普遍主义要素的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近代主权国家形成以后,法律的普遍主义要素受到全面否定.以国家主权为基础的国际法和各国国家法构成了严格的法律一元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国际贸易惯例以及统一实体法条约等为代表的法律普遍主义要素开始复活.WTO的建立和WTO规则的实施,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性统一法律规则.这标志着既存的以国家主权为核心的法律一元体系开始让位于体现国家主义和普遍主义两大要素的法律多元体系.因此从法律史上看,WTO规则可以说是当今时代的万民法.  相似文献   
67.
我国现有行政主体概念存在诸多缺陷,难以与时俱进地反映公共行政社会化、行政权力分化与行政主体多元化的冲击与要求。文章借鉴西方国家的行政主体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将现有行政主体概念一分为二,称为行政主体与公共行政体,以期克服现有行政主体概念的缺陷,拓展行政法学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68.
历史视野和文化语境下的刑事诉讼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诉讼模式经历了奴隶制时期的弹劾式、封建制时期的纠问式、资本主义时期的当事人式和职权式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型诉讼模式。从刑事诉讼模式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 ,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刑事诉讼模式不同 ,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地区或国度的刑事诉讼模式也有差异。原因何在呢 ?文章认为 ,这取决于与刑事诉讼模式的设计、选择、修改、运作等有最密切联系的两大因素 :一是阶级利益需要 ;二是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69.
行刑社会化的含义虽十分广泛,但狱内行刑社会化因较集中体现了自由刑与社会化的冲突而具有代表性.纯粹理性意义上的自由刑的本质应当仅仅限于将犯罪人限制在特定的活动空间里,但在实际执行时却必然产生种种负价值.行刑社会化作为执行自由刑宽和化的措施必然有利于消减这些负价值.累进处遇居于行刑社会化中心地位.我国狱内行刑社会化的横向分类重点在对监内罪犯的再次分类,建议以自然标准、犯罪标准和人格标准逐渐推进.纵向分级建议取消特严管理甚至一般严管并加大宽管的力度,其特宽管理可以考虑建立开放式监狱和半自由刑制度.操作上主要包括设立省级和狱内分类中心、将监狱分隔为普通管区、宽管区和特宽管区三部分以及实现罪犯的区际流动.  相似文献   
70.
仲裁协议独立性的法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宁 《兰州学刊》2003,1(5):97-100
仲裁协议独立性是国际商事领域一项占据支配地位的法律原则。历史上 ,这一原则经历了从理论学说到法律原则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伴随着大量具体的法律实践。了解这些理论与实践 ,有助于我们正确地领会独立性原则的核心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