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26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2243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本文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易位问题提出了高等学校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引进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创建生态道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42.
根据党的"十六大"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的新要求,针对当前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现状,提出必须从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战略地位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在实践中努力探求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规律,使党的基层组织永远保持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以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843.
唐代是我国诗画艺术交融的一个重要时期.杜甫作为一代"诗圣",以其"尽得古今之体势"的高度艺术素养创作出历历如画而又内容丰富、意味隽永的入画诗.其入画诗大体上可归为入山水画、入花鸟画、入人物画、入连环画与入风俗性漫画五类.杜甫亦从实践中认识到诗画艺术在功用认识、艺术创作、审美标准等方面相同、相通或互动的地方.杜甫的入画诗勾勒出诗画交融的轨迹,杜甫也成为唐代诗画艺术交融不可或缺的一位见证人.  相似文献   
844.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为民"的观点,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求在新时期条件 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宗旨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相似文献   
845.
本文着重分析了"NP+各+VP?"及其相关句式的使用特点,指明"NP+各+VP?"与其相关句式在表示疑问类型和时体特征方面的联系和差异,探讨了"NP+各+VP?"的来源,并就"各"的性质作了初步说明.  相似文献   
846.
感觉与实存——康德“感性论”评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德"感性论"是其批判哲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它将人的知识对象限定于现象界,并指出,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对近代的哲学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7.
本文所讨论的“有A有B”式既包括A、B为单音节时较固定的格式,如:“有情有义、没大没小、有山有水、等,也指A、B为双音节时的较灵活的格式,如:“价钱有贵有便宜”、“那真是一个特别有意味特别有文化的幌子”等。我们把后者看作以前者为原型的格式的拓展。  相似文献   
848.
贞节作为封建伦理纲常的重要内容,贯穿中国古代社会的始终。明清两代贞节之风盛行,与其他地区相比,徽州贞节之风尤甚,无论贞节的人数还是“贞节坊”的数量都位居前列。针对徽州地区这一特殊的现象进行个案研究,揭示了明清徽州贞节之风盛行的表现,分析了该现象形成的原因,并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从徽州妇女的心理结构和徽商的直接作用等方面对这种现象作了社会心理方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849.
理性主义传统在西方可谓源远流长。理性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形式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扬,而实际却失落了,陷入了困境之中,因为他们都以思维内在性为存在论基础,让理性离开了现实而本体化。非理性主义作为理性的对立面而对理性的批判,加剧了理性的困境,但其最终却把非理性本体化而与自己的批判对象殊途同归。只有马克思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立足于人的历史意义的生存论关怀,彻底瓦解了理性和非理性的抽象对立,走出了理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850.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就全面提高员工心理素质,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展望做了相应的阐述,拓宽了人力资源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