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25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2228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近二十年来,史学界对于抗战时期我国高校内迁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诸多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得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关注日益密切和重视.本文将近年来史学界对抗战期间我国高校内迁运动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总结和归纳如下,以期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更加细致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942.
元末明初江浙移民文人在凤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末明初,朱元璋为建设、发展帝乡,将数万江浙文人移居凤阳。江浙文人主要是因惩罚政敌、发配罪官、打击富民、朝庭委派等原因来到凤阳。他们在凤阳的生活、工作条件极其恶劣,长期忍受肉体、精神的折磨。其中一部分人因转入仕途或恩准回乡得以离开凤阳,许多人在外逃不成的情况下则老死凤阳。江浙移民文人一度为凤阳的繁荣做出贡献,但没有完成朱元璋期望的历史使命。江浙文人在凤阳的生活遭遇是一部血泪斑斑的移民史。  相似文献   
943.
胡晋接认为师范教育应以培养理想师范生人格为要务,主张“村民教育”、“发展社会经济教育”、“实业教育”,积极倡导与组织“全徽教育协进社”,努力实践师范教育,成绩斐然,他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了师范教育的路径与方法,促进了安徽现代师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4.
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视角看城乡教育公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我国目前城乡之间教育不公平现象凸显:城乡之间享受教育经费不平等,农村合格的教师资源不足,以城市学生为基准的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划定降低了农村学生进入大学的机会而加剧了农村学生辍学的现象,民工子女享受教育的不平等.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5.
歧义现象一直是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是一部重要的语法著作,有许多歧义句散见于书中各章节,此文即以<语法讲义>中所提到的45个歧义句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词汇、语法结构、语义四个方面对它们进行分类总结,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及分化的办法,并对书中的几个特殊的歧义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46.
江守义 《江淮论坛》2004,(5):107-111
文章集中探讨了小说的叙事情节.先对情节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说明,然后集中论述了传奇型、生活型、反讽型三种情节类型.  相似文献   
947.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改变,昔日称雄商界的徽商因未能随时代的转型而转型,在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的冲击下走上了末途.与之相反,粤商、江浙商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迅速转型,从而一直活跃到近现代.徽商在经营行业上与封建政治势力联系紧密,在思想观念上热衷儒业,迷恋官途,经营利润流向非生产性领域等,这些都阻碍了他们的转型.  相似文献   
948.
时间词根据其具有定位性还是具有历程性可以将其分为时点时间词和时段时间词,但由于人们在形成概念时判断标准的相对性和认知上的模糊性,时点和时段有时会出现交叉状态。通过三个个案分析说明了这一现象,并尝试性地对这一现象作一些认知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949.
在研究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问题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思维视角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如果说,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发展,那么,中国社会的发展则是小生产者的发展过程。小生产文化心理是小生产者主观世界的重要部分。在近代中国社会,小生产文化心理的转型在整个社会转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50.
隐喻是一种文化现象,要受到文化传统、文化体系以及语言结构的影响与制约,这决定了隐喻的民族差异与 文化差异,本文拟从英汉隐喻词中对喻体的选择与词的内部结构两方面来探究英、汉文化在隐喻词上所体现出来 的共性与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