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48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234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1.
112.
公共政策价值合法性危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价值指向是政策科学的元范畴,是理解与研究公共政策的阿基米德点。公共政策作为政治系统的输出,其自身蕴藏着社会共同的善(common good)、正义(公正)和效率三重价值向度和价值指归。然而,日常的政策活动往往隐藏着一定的政策价值合法性危机,作为政策价值危机的降解途径,善治、多中心公众参与和竞争性政策体制不失为降解乃至消解公共政策价值合法性危机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13.
朱光潜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巴金、张天翼左联有场著名的争论。本是由朱光潜《眼泪文学》一文挑起的,涉及美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不动情和移情的矛盾。由于巴金的反驳偏离主题,而过去学界多把注意力放在朱、巴之争,忽略了和巴金一起的张天翼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十个拷问"。我们由悬想朱光潜可能对张天翼美学问题的回答作分析,进一步揭示"不动情"和"移情"矛盾乃立于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和矛盾上。恰恰是对这种差异和矛盾认识的不自觉导致了朱光潜(甚至包括王国维)提出的解决方案仍然不彻底。倘若对中西思维上的对立有清醒的认识,或许可以将朱光潜和王国维不自觉提出的"超物之境"和"无我之境"提升到自我意识的层面。这样,对体现中国传统的"以物观物"的虚静内敛的思维特征认识会更清晰些。  相似文献   
114.
形式语义学把语言处理为一种静态系统,而动态语义学则认为语言理解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更加注重对话语意义的研究.而对动态语义学的基础概念"信息状态"有"个体的理解"和"社会的理解"两种,应正确对待意义研究动态转向给意义的理解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5.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世纪难题.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理念的提出旨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建设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单纯的农村经济每年发展多少、农民生活提高多少的问题,也不仅仅局限于各种制度的建设,农民具备现代的政治文化观念至关重要.它是农村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直接影响着农村未来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培育和引导合理的新农村政治文化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6.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工厂法》的社会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年颁布的《工厂法》,客观上有利于保护劳工的合法权益,堪称近代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劳动法.《工厂法》的出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方褒贬不一,支持与反对意见共存.其中有基于自身利益的评判,也有整体角度的考量.社会的不同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厂法》颁布和实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7.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有一种强势研究误区,即把马克思唯物史观视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真理学说,忽视甚至否认其“真”背后的“善”的价值取向。实际上,马克思唯物史观不仅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的学说,也是批判资本主义、诉诸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的“善”的学说,内蕴深厚的道德关怀精神、科学的道德批判精神和强烈的道德实践精神,是真与善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8.
在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中,进化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基于对以泰勒为代表的古典进化论与以怀德为旗手的新进化论的批判,笔者认为,尽管古典进化论与新进化论在研究中重视的内容不同,但在本质上所构建的理论误区则是一致的:机械、教条地以自然科学性的思维、方法来思考、研究具有社会、人文科学之性质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9.
中国历代的英明统治者和有识之士都重视风俗和教化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控制中的作用,并有大量论述。顾炎武、王夫之和唐甄等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深刻反思和总结明亡的惨痛教训,认为明代、特别是明末风俗和教化衰坏和士习窳败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他们在全面考察中国历代风习变迁、教化行废与国运兴衰关系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中国儒家重视以风教治国的思想,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风俗(气)变迁与国家兴衰、行教化与正风俗、振士风与兴国运等问题进行了新的理论思考与阐发。他们的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积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0.
货币政策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已经使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科学原则作指导.但货币政策的实时决策又是极其复杂的,需要中央银行家的审时度势和敏锐判断,也即货币政策的艺术性.文章详细分析了货币政策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具体表现,认为货币政策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实践中是难以分割和同等重要的,好的货币政策总是需要好的政策实施者,需要将科学性原则与中央银行家们的决策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动荡不定,国内经济运行态势复杂多变,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适时适度把握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是我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