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00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945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41.
论制度变迁与“中国模式”的逻辑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及其三大构成要素关系的理论,可将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变迁逻辑,在理论上分为“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和“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两大类型。其变迁手段是通过创设式制度变迁和移植式制度变迁的交替使用来进行的。具体路径体现为:产权制度变迁、组织运行体制变迁和意识形态的调整三者之间的相互博弈关系及其创新过程。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变迁以“制度环境变化→意识形态变迁←→产权制度变迁→政府组织形式变迁→制度绩效”的独特路径,验证了“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其所包含的逻辑路径,正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可资借鉴的一般范型。  相似文献   
42.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视角很多,从生活质量角度论述新农村建设就是研究的视角之一.为了能够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文章首先从管理学角度阐述了生活质量的定义,认为生活质量是衡量管理有效性程度的一个标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公共管理中引入生活质量研究的意义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引入生活质量研究的必要性,最后讨论了生活质量研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体系建立要主客观相结合;不可脱离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但又要有超前性及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可认知程度的完善原则.  相似文献   
43.
校园美剧是以青少年为主要人物、以校园为主要场景、以青少年的学习及生活为主要情节的一类美剧。校园美剧在各方面与其他类型的美剧都有区别,特别是语言。利用校园美剧的字幕建立语料库,并与其他类型的美剧的字幕语料库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校园美剧具有词汇丰富度较低、有大量的情绪类词汇、俚语和禁忌语等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利于探讨如何将校园美剧转化为教学资源并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44.
改革开放以来 ,作为工人阶级的主体 ,作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本力量 ,中国工人队伍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变化是其“主人翁”地位和“领导阶级”地位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中国工人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知识分子队伍 (包括干部队伍 )同工人队伍之间事实上已存在很大差别 ,需要重新认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构成 ,不应该继续把知识分子队伍、工人队伍统称为“工人阶级” ,不应该继续沿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已经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的提法 ,而应该把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个体户等社会阶级和阶层并列 ,视之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45.
目前我国农村相关配套政策改革滞后 ,导致地区差异越来越大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 ,不同地区的农村在家庭养老的方式选择上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依据农村养老主体的不同 ,可以把农村养老分为福利养老、家庭养老、综合养老与自主养老。这些不同的养老方式的选择是多种机制与利益作用的结果 ,文章从博弈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分析多种养老方式选择的原因以及背后的理性机制。  相似文献   
46.
自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及治理理论为中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野,有必要对上述理论进行整合以便提出更加完善、更具现实意义的分析框架.同时,欧陆国家赋予农业新价值的乡村治理途径、加拿大纽布朗斯维克省充满实验性质的"新乡村地区治理模式"和韩国以"农村启蒙"为导向的新村运动等成功的实践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基于不同出发点的多种改革路径.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整体思路应该在借鉴上述理论资源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明确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价值基础、重新定位社区内外多元参与主体的职责权边界、重建社区管理的多元财力支撑体系、实现管理机制和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47.
围绕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在何种程度上减缓贫困”的争论性议题,从2950篇相关研究中筛选出159篇实证研究样本文献,提取531个效应值,运用Meta Analysis系统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扶贫的减贫效应及其结构和路径。采取FAT-PET-PEESE策略的计量结果显示:扶贫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和降低贫困发生率总体上具有正向作用,其中,增收效应接近中等程度,降低贫困发生率的作用则相对较弱;从结构上看,减贫力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搬迁扶贫、社保扶贫和生态扶贫。此外,贫困人口的行为能力差异被证明是减贫效应的可能作用路径。新时期扶贫政策应保持基本的连续性,政策实施应以强化农民反贫困能力建设为核心,探索建立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8.
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阐述了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意义。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双语教学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例,讨论提出了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工作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9.
农户的行为能力是土地产权实施的重要方面。以行为能力理论为基础,采用全国26省(市)农户调查的数据,构建了一个由3类能力与5类农户组成的“3×5”的分析模型,测度和分析不同农户在土地产权实施中行为能力。基于行为能力的测度量表与农户问卷数据分析表明:5类农户表现出不同的产权行为能力强度和结构性差异,中间户与偏非农户的土地产权行为能力表现出相对强势的特征,而纯农户、纯非农户与偏农户表现出相对弱势的特征,其中纯农户的土地产权行为能力最弱。并分析了成因,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农户的选择性干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0.
"意境"成为涵摄中国古代美学核心精神的现代范畴,得益于王国维、宗白华、叶朗等几代美学家的不懈努力。西学启发与现代学术自觉是他们研究意境的共同学术语境,而道家美学思想也不约而同地成为他们"塑造"意境的重要资源。王国维因康德、叔本华的非功利、无欲审美观联想到庄子的物我合一;宗白华以柏格森和歌德的生命哲学为先导,发掘了道家的生命精神,又以"象征"理念贯穿了他对哲学与艺术的共同体认,将庄子的艺道合一思想和老子"虚无"理论融入意境理论体系;叶朗则因了明确的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美学史建构目的,极大程度地开掘了道家尤其是老子思想的美学内涵,并赋予意境以新的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