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00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943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4 毫秒
61.
论科技与伦理道德的相互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的合理运行依托于伦理道德的规范 ;社会伦理道德的提升也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持。深入地探讨科技与道德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 ,有助于找到二者协调发展的支点  相似文献   
62.
人事档案是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直接产生的,能够反映个人经历、工作表现等内容.这种管理机制通过目前社会转型期人事档案管理实践的验证,暴露出种种问题,文中通过对人事档案管理现存的某些问题和改革路径的分析,探讨应该如何建立维护人事档案相对人合法权益和优化管理制度的人事档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3.
大学校园倡导学术自由和批判精神,需要多元文化的滋养;促进大学师生的人的全面发展,多元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构建校园和谐关系,需要对校园多元文化的理性宽容。要承认和尊重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和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主流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文化责任。积极引导,重在建设,促进校园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64.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是有悖于经济学常理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供需双方知觉上存在的偏差,导致劳动力价格上存在太大的差距。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就必须从政府、企业及民工三方面着手,尽量缩小劳动力供需双方知觉上存在的偏差。  相似文献   
65.
吴晟先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以下简称《史料》)一书,围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之外的明人笔记开展整理工作,广泛搜集、辑录了明代72位作家、77部笔记中与戏曲有关的史料,涉及明代戏曲的剧目、作者、演出形式、艺人活动、杂戏体制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等内容,加以考订注释,汇为一编。此工作看似平易,实属艰难。往往一部书中,仅得二三句,或者只字全无。  相似文献   
66.
沟通互动性的强弱影响着行政管理信息沟通的效率,强势的互动能轻松、有效地完成信息沟通,而惰性的互动沟通非常费力,严重的将会影响到组织的决策、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因此,要保证行政管理信息的良好沟通,必须采取对策提高信息沟通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67.
墨家学派的几个关键概念——兼爱、尚同、非攻、天志、明鬼中存在着不可克服的不兼容性。以功利性为目的的"兼爱"导致了爱的错位;追求平等的"尚同"和"兼爱"产生不可克服的尖锐矛盾;"天志"和"明鬼"导致了精神世界爱的荒漠并为极权统治作好了精神上的铺垫。科学精神和墨学形同而质异,"五四"时期的思想大家倡导墨学存在失误。认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要注意墨家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8.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入侵,促使儒家文化艰难地开始了百余年来的"现代性"转换。正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示例作用,启示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提出儒家文化的"宗教身份"问题。新儒家针对现代性进程之中暴露出来的文化问题和伦理问题,指出了儒家文化对于现代性的疗救作用。全球化为儒家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当代契机,儒家文化现代性转换的具体进路在于:第一,排除掉儒家文化的"宗教身份"这一思考路径。第二,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建设过程之中,儒家文化必须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为当代中国的道德伦理建设提供文化资源和社会秩序模式,才能在道德伦理重构中具备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69.
西方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介绍西方社会思潮成为必然,但教师将其切入课堂时存在随意性、简化性、教条性以及乏味性等不足,借鉴美国教师介绍政治思潮的做法,本文提出了增强其切入课堂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0.
怀疑主义难题是怀疑主义最基本的论证形式,知识论语境主义是当代西方知识论中占支配地位的反怀疑主义理论。知识的归因具有语境敏感性,受归因对象和归因主体的影响。进行知识归因必须遵循语境补全原则和最佳知识论语境原则,运用知识论语境主义可以对怀疑主义难题作出新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