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00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943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股票市场受到了巨大冲击,社会消费增长速度也出现了下降。在这一背景下,股市财富效应研究再度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前股市财富效应研究在内生性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争论的重点在消费的长期内生性上。目前对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文献基本上可以分成两派:内生消费派和内生财富派。本文分别从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三个维度比较两个学派研究的异同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要评述。内生消费派和内生财富派存在合璧的趋势,这是未来股市财富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992.
嬉皮士文化是在美国20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反主流文化的文化现象.一方面它以无政府主义、自我享乐、主观主义、自我表现等形式来体现其个体主义精神实质,另一方面又在个人主义基础上力求形成整体意识,采取集体主义方式来对抗传统社会.因此,嬉皮士文化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复合体,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跨院校党组织生活交流项目,从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和成效.在明晰了组织生活的这些收获后,最后简要地对其进行了理论升华.通过升华有助于党支部从日常的组织生活中不断自我提升,有利于自身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党支部.  相似文献   
994.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结合高校实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工作质量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的核心诉求.当前我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评价体系缺乏,急需建立一套科学、实用、与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求相适应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十月革命的纪念.曾出版于延安的中共机关报《解放日报》,通过刊登演说、报告、社论、纪念文章及通讯报道等形式,对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进行较全面的报道.《解放日报》纪念十月革命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再现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纪念十月革命的情境,阐述纪念的动力源泉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二是刊登文章纪念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表达纪念的鲜明特色在于纪念新的时代的开启;三是重申以战胜法西斯主义来纪念十月革命的鲜明立场,指出纪念的目标指向在于携手团结反对非正义战争;四是重点分析以延安为中心纪念十月革命的基本初衷,描绘纪念的价值取向在于学习苏联走苏联道路.现今,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的背景下,重温《解放日报》对十月革命纪念的历史,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牢记宗旨、不忘初心、勇往前行与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6.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备受社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观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广州某高校的150名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策略,以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快更好就业.  相似文献   
997.
何方耀 《学术研究》2012,(8):93-100,160
明末清初的近百年间,即16—17世纪,乃西方所称的"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荷兰等早期殖民势力抵达中国南部沿海,紧随其后的传教士也接踵而来,从而拉开了中国与西方交往与冲突的序幕。明季伊始,"西洋"逐渐代替"西域"成为中西交通的主体,南海道上,来自欧罗巴的"西洋"人逐渐取代来自印度、阿拉伯的"西域"人而成为中西交流的主要对手,维持了千余年的朝贡贸易体系开始遭到西方契约贸易体系的不断撞击。岭南佛教寺院在这场"西风变换"的转折时期,扮演了某种微妙的角色:最初来华的传教士被广东地方官员视为出家僧人而安置于寺院之中;而来穗贸易、朝贡的西方商贾和使臣,虽与宗教或僧人无涉,也往往被安置于佛寺之中。这一有趣现象,反映了岭南海峤之地在中外交通中的特殊地位、朝廷对外交通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地方官员对外国人的恐惧心理。种种因缘巧合,遂使唐宋以后本已淡出中西交通主流的岭南佛寺再次成为对外交往的前沿,成为广东地方官员与来华洋人交往、周旋的中介和缓冲,见证了一系列中西交通的历史事件,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有案可稽却又不太引人注目的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998.
产权的界定与分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文章通过一个村庄案例的分析,揭示农地承包权是如何被界定和实施的,从而理解实际运作中的产权规则的生成与表达;通过对法律、利益、强力、情面等四个关键变量的分析,认为农地承包权的再分配过程既是一个经济事件,又是一种法权关系,也是农民行为能力与社会规范构建的切实体现,并进一步强调了转型期农村产权秩序重构所隐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9.
农户的禀赋特征及其选择偏好对农地流转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广东的农户问卷调查,采用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农地的细碎化与分散化,加大了农地流转的难度;(2)改善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能够有效诱导农地的流转与农业的规模经营;(3)强化农地的用途管制,能够激励农户的土地转入;(4)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农户越倾向转出土地,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则更倾向于扩大农地经营规模;(5)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经营的组织化,有利于加快农地流转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以农业企业从创业到成长不同发展阶段为研究脉络,分析了原生型农业企业社会资本的资源属性和结构特征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与工业企业相比,资源和风险双约束下的原生型农业企业的诞生和成长更多依赖于所植根的丰富的社会资本.随着企业的诞生和成长,承继于家族的组织社会资本从高水平家族信任、密集网络交互结构、感情逻辑,逐步向低水平制度信任、松散型网络结构以及科层逻辑演化.对温氏集团的案例分析表明,足够的社会资本的支撑,是被称为温氏模式的“公司+农户”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实施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